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我来自“不出份子”的村庄

[ 作者:彭爱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7 录入:实习编辑 ]

笔者住在镇上的一处拆迁安置房小区,10多年前,居民从所在村落搬到了镇上。礼尚往来,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搬迁后,村民家里办大事,相互宴请的风俗仍延续下来。

不过,对于“出份子”,我们这儿的乡民有这样“不约而同”的约定——相互宴请不收礼金。为什么不收礼金呢?这倒不是我们村里的人小气。如果相互赠送礼金,着实是一笔不小的人情负担。更为关键的是,每次宴请,给多少礼金才合适,也让许多村民很纠结。比如,村民阿才家10多年前办喜酒,阿梅送了100元礼金。10多年后,阿梅家办喜酒,阿才家送多少才合适呢?送多了,对阿梅家是负担;送少了,会让别人觉得小气。

而我们村里,相互宴请“不出份子”,大大化解了很多村民的窘境。张三家办酒请李四,李四家办酒请张三,相互之间都不收“份子”。这样的好处是,一是延续了村民之间正常往来的传统,二是当事人没有心理负担,更不会相互攀比。

中国乡村发现转自:中国青年报 2016-5-2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