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的党员干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享受高档消费和服务,甚至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侵害了群众利益,助长了奢靡之风。”江苏省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李桂琴表示,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是“四风”问题的重要表现,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党员干部应自觉抵制这一行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私人会所”这个概念来源于欧洲富人阶层,简单来说,“私人会所”就是有钱人的娱乐场所,一年的会费几十万多的上百万,集休闲娱乐、商务聚会、文化交流、健身美容、餐饮服务等内容为一体,具有特定消费对象。
党的十八大后,某些干部因被媒体曝光而逐渐“浮”出水面,为了吸取前车之鉴,那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干部将“阵地”转移到相对较为隐蔽,不易引起人们发觉的“私人会所”,而“私人会所”正好以保护个人私密为借口,为这些违纪违规干部逃避监管筑起了一道道“防火墙”,成为了阻碍整治歪风邪气的“避风港”, 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带坏了社会风气,因此这颗毒瘤不得不除。
要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一是要规范“私人会所”的经营。当前,许多“私人会所”采取的是会员制,安保严密,开车进去吃饭都要通过两三道“关卡”,且常常打着“文化、高雅、豪华、私密”的幌子,难以对其形成及时有效的监督。对此,相关部门必须下大力气规范“私人会所”的经营与管理,确保做到依法依规经营。二是要加大官员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的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要求官员作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的承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要加强监督执纪,盯住党员领导干部,严肃查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及时通报曝光。而与此同时,围堵党员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还应鼓励社会监督,注重公众参与,让“会所中的歪风”无处遁形。
总之,整治会所歪风、打击私人会所还需坚持常态、坚持长久,要对敢于涉足的违纪官员从严惩处,绝不手软,坚决抵制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等“四风”问题,击垮腐败的“避风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