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7日,参与十八届中央第八轮巡视的31家单位中,已有24家单位公布了巡视“整改清单”。观察各单位的整改报告,包括“贵族化”、“以数谋私”、“带病辞职”、“清水‘衙门’水不清”等巡视新发现、新问题,相关单位都予以重点整顿。(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硬件设施不断改善,但也有部分村出现了村干部办公“机关化”趋势,无形之中隔离了干部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开展村级活动场所集中治理,着力破解农村干部“机关化”办公已成为当前基层党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全面自查,摸清实际情况。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集中治理列入基层党建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重点部署。由乡镇党委委员、驻村干部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网格化、拉网式排摸调查,掌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硬件设施、村干部办公方式等第一手资料。
分类治理,优化资源分配。已设立村级组织便民服务大厅的,在大厅设立主职干部村务接待点,接待处理群众日常性事务。没有设立服务大厅,书记主任实行合署办公。同时注重公共资源再分配,将多余的村级活动场所转化为书画室、阅览室、调解室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场所。
健全制度,转变工作作风。健全村干部值班、请销假、创业承诺等制度,规范村干部上班秩序,使群众能第一时间找到人、办到事。在乡村干部中开展“接访”、“走访”活动,了解村情民意,协调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美丽、幸福村庄。召开民情分析会,对递交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做到“简单事务立即办”、“重大事务承诺办”、“疑难事务联系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