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为“厅官”退休当农民点赞

[ 作者:罗古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3 录入:7 ]

2008年,厅官范敬超放弃组织安排的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的职务,独自回到家乡繁荣村。埋头8年,在范敬超的带领下,当地柑橘园的种植地域已覆盖集益、研经等4个乡镇的19个行政村,面积达10100亩,投产果园每亩平均收益1万元左右。(中国青年报322日)

范敬超最初的选择曾让人怀疑和不解,这不符合常理。在普通人看来,官至厅级,那可是大官啊,退休后不是在干休所赏花疗养,就是在各种协会各大企业谋个闲职发挥“余热”,更或者留在原来单位当个顾问,继续对原单位工作指手画脚,这其实是官场长久以来的潜规则,理应抛弃的。与一般人眼中退休官员不同的是,老范能放弃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的职务,独自回乡当农民,十年如一日的带领老家乡亲们发展致富,真正展现了一个老干部、老共产党员身上心系基层、胸怀群众的满满正能量。

无有独偶,回乡当农民的高级退休官员比比皆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卸任后返回老家西冲村,让一个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的穷村,变成了有农产品远销国外的岳阳第一村;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苏厚退休后致力于帮助老家乡亲们脱贫致富,改变现状;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豆罗退休后,用5年的时间把西湖李家建成了4A级景区,一个月收了4万多元……等等。正是这些退休官员发挥“跳出农村看农村”的优势,用他们更宽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经验观察、解决“三农”问题,让当地得以快速发展、让群众得以快速发家致富。

“立庙堂忠君之禄,归乡里孝亲之泽”。千百年来,怀抱四方之志的士子们通过科举离开乡土为国效力,到了晚年,他们则选择回到故土,回报乡里。时代变迁,叶落归根这一传统并未中断。当前中国正处于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范敬超们能回乡变身新乡贤继续发挥余热,对家乡和本身来说,可谓双赢之举,值得我们点赞。

作者地址:四川省蓬安县营蓬大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