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

[ 作者:范步忠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6 录入:12 ]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

甲士村营建日志(1)

走进广平是一种偶然,走进甲士村更是一种偶然……

在胜营镇薛书记的邀请下,在苗副镇长的陪同下,以冯营村开始对胜营镇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调研,只记住了冯营村,一片改造后的景观:白墙灰群,还有一片没有结果的葡萄园,无人管理的玫瑰园和荒草密布的垂钓场,再就是走了两个建筑比较现代、二层小楼林立的富裕农村。

到了这会,与我一起同行的《再崛起:中国乡村农业发展道路与方向》一书的作者王龙泉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苗镇长,能不能找一个相对贫困的村子让我们看看”。

镇长爽快答应,并带我们来到了甲士村。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2)

苗副镇长还有意识带我们先看修好水泥路,新建的村委会。我们还坚持在村中走一走。当我们走到村东面角处时,我们发现了一片残败的青砖青瓦老房子,还有一片空闲地和林地。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3)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4)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5)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6)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7)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8)

在这里我们两个都感觉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们所要寻找乡愁吗?

我们便对带路的苗镇信口说了一句,这里找到了一种感觉。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乡村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多数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留守在农村的更多是老人孩子与妇女。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写到,二十年后农村的土地由谁来种的反思。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9)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0)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1)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2)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3)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

甲士村给了我一个梦想,我们要保留恢复这些老房子、老树、老墙、祠堂、小庙、老物件、老手艺.......

我还有一个梦想,希望三十年后再回到甲士村这片土地上,它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再没有像今天分得如此清楚,“农民”这个名词会逐步被人们淡忘,“三农问题”不复存在。

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交通、污染、地质灾难、人的物欲会让人们失去理智失去道德,三十年后“空心城”将取代“空心村”。

未来30年,甲士村将成为奢侈品。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4)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5)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6)

在当前农村新常态下,农村发展路在何方?(图17)

想的很多,说的很少。对苗副镇长简单的说了一句: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一点感觉,只要努力,在这里才能把农村建设的更象农村。没有想到的是,甲士村真的被镇政府列入2016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在组织机械进村清理垃圾,平整街道。

不得不急于告之对方,在规划方案没有出来之前,一些老的建筑物一定不能破坏。

同时心想:薛书记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当刮目相看。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九派开元智库机构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