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对历史的一种敬意,一种负责任的敬意;乡愁更是向未来寄出的一枚邮票,一枚会增值的邮票。说到底,是对历史和未来的负责,更是对居住在城镇里的人民的负责。乡愁既是一种文化传承,又是一种乡土记忆,更是我们的情感寄托。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往往会做四件事:拆房、扩街(砍树)、修楼、建新区。我们知道,“乡愁”的记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书证,一是物证,一是口口相传。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深入,留住乡愁的物质载体不断地消失,一些地区的古村落、古建筑并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后,渐渐地就很难再寻觅乡愁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现代化正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出激烈的碰撞,形成了一定的“温差”。
因此,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做到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留住我们的美丽乡愁,古建筑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原则。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吉安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