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帖曝称春节期间,常州一家人在哈尔滨旅游,吃了顿铁锅鱼后被饭店索要上万元。该帖引发广泛关注。昨天,网文中提到的饭店“北岸野生渔村”继续营业,店内价目表确与网帖内容相符。哈尔滨市松北区已成立联合调查小组,对此事进行调查。(中国经济网 2月15日)
该事件发生后,引发了众人的讨论。其实在我看来,事件非常简单,主要是两段信息,一是该店的宰客行为,即鳇鱼是不是真的如何昂贵,有没强卖、缺斤少两行为,以及使用暴力;二是顾客的不合常理行为,即在店家明码实价的情况下,当事人陈某仍自愿消费,吃完后擦干净嘴就开始骂店家是黑店,事情被曝光后又不愿过多谈起。
而哈尔滨官方和人民的解释,都把重点都放在第二点上,不断地强调明码实价和陈某自愿消费,但问题的关键是,明码实价就一定没有宰客么?
但是我认为,当事人的不妥当行为,只影响该起事件发生的发生,而毫不影响这家饭店是不是黑店这个事实的判定。就像门没锁,只是盗窃事件发生起因之一,而毫不影响偷盗了东西这个人是不是小偷,这个事实的判定。
况且,从历次宰客事件发生时,大家表现出的强烈关心来看,我有理由相信,比起关心当事人陈某究竟是无辜还是奇葩,大家更关心,自己以后来哈尔滨会不会也被宰,或者被宰后,能不能得到理解、帮助和保护。
那这家店究竟是不是黑店呢,我认为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如果自己被的哥拉去一个地方吃饭,消费很高,和当年的切糕一样只要7斤最后硬是多出了一倍,自己感觉不值,结账时和店家理论没想到店里冲出一堆人,到网上一查发现吃过的都在骂娘,并表示大多都是被的哥拉来的,而且明明再走几步就有一家好得多的饭店。大家就会认为自己被宰了,就会认为这家店是黑店。
那如果我们被宰了,能否得到理解、帮助和保护呢?从该次事件来看,我们恐怕要失望了,因为我们只看到官方环顾左右而言他,只看到部分哈尔滨人民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我们失望了,是因为无论别人怎么解释,我们都不愿来吃上这么一顿398一斤的鳇鱼中段。
想起青岛大虾事件时,一句吸引我的评论,“这种事并不是瞬间就能发生的,至少发生了一万次,才会有一个开花结果,你往下一看,却发现它早已枝繁叶茂。”我觉得同样适用于此,因此我相信该事件在哈尔滨绝非个案,而是早已错节盘根。
因此,我希望政府部门主动彻查监管和执法部门对此是否知情、处置是否妥当、其中是否涉嫌贪腐等等问题。不轻视,也不讳疾忌医地逃避,才能还哈尔滨的敞亮和美丽,给计划来冰城旅游的人吃一颗定心丸。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