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纪委监察部门通报一批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涉及冒领移民直补资金、低保名额优亲厚友、向农户违规收费等方面。(新华网,11月 27 日电)
在中央大力惩治腐败下,不管是“大老虎”式的巨腐还是“苍蝇式”的微腐,只要是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的贪官,势必会得到严惩。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基层干部实际上手中权力并不大,但在群众心里却是真正的“父母官”,群众的任何与行政相关联的事情都离不开基层干部。然而部分基层干部正是利用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信任和依赖,干起贪污腐败的事情,损害干群关系,这必定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究其腐败原因,从干部自身来说,素质不高、观念淡薄、法律意识较差是其内在因素。在农村基层,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党纪观念淡薄,法律意识较差,再加之缺乏经常性的教育、磨练,导致党员干部的思想退步。失去了思想、党纪、法律的约束,“为所欲为称大王”、“横行霸道”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眼下,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强化查处,形成对基层干部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惩处基层干部的职务犯罪案件,让其不敢犯罪。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不正之风蔓延势头,提出严肃查办,决不让不正之风蔓延。
如何加强基层干部的管理?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政治素质建设,提升基层干部领导、务实能力,使他们不被外因所利诱,以侵害百姓利益为耻。作为基层直接跟百姓接触的人,更应该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帮老百姓办好事。其次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基层干部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贪腐,主要是没有人监督举报。基层干部处在偏远地区,如果仅仅是依靠纪委的监督肯定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广大群众参与其中,通过各种渠道对贪腐官员进行举报。再是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官之所以容易走上腐败之路,是因为他们处于权力体系的末梢,权力更集中,村官是一个村子的一把手,各项惠民政策给谁往往也由村官说了算,不公开透明,加上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就容易出现腐败问题。所以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惠民政策办理程序,在村公示栏上公开公示,让百姓知晓,真正做到各项惠民政策公开公平公正。最后还要加大惩处力度,对于侵害百姓利益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加强基层反腐,从根上杜绝腐败。
作者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