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治思想毛病是关键

[ 作者:蔡菲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29 录入:吴玲香 ]

按照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总体安排,在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全面自查的基础上,8月22日,国务院派出31个督查组,分赴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开展实地督查。督查中也发现,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仍然较为严重。第十六督查组督查人员连玉明说,扶贫要扶志,一些人的生活贫困与思想贫困有很大关系,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8月27日,人民网)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尽快补上贫困短板。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令。要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啃下这两块“硬骨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思想脱贫很关键。贫困地区脱贫需要加大政策扶持,作为基层党员,一定带领父老乡亲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早日奔向全面小康。然而,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存在不少这样的贫困户,他们抱着一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思想,到处违规上访、妨碍公务甚至滋事生非,他们以“吃救济”为荣,他们心安理得的拿着政府给的救济资金和物资,每天得过且过。这样的贫困户,可以说是穷到了根上,他们的贫穷很大程度上不是外在环境造成的,而是由于他们的思想太过贫穷。

所以,在当前的扶贫工作中,重要的就是先改变贫困群众的思想,改变农村的不良风气。在这个问题上,被媒体报道过的鹤峰市的工作方法值得广大扶贫干部借鉴。鹤峰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鹤峰县全民素质提升三年规划》及《年度素质提升工程方案》,强力推进以“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培育新公民,建设新家园”等为核心的全民素质提升工程,鹤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此提挡加速。鹤峰县便开始了精心打造“星级文明户”创建、“最美”系列评选以及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等三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通过此项活动,把各种凡人善举和社会新风尚积聚成大气候,让“盆景”汇成风景,凝聚人人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从那以后,鹤峰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村容村貌变好,就连村里的不正之风也渐渐消散,一股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开始在鹤峰市农村蔓延开来,农民的口袋富了起来,脑袋也富了起来。

由此可见,对于一些由于思想问题造成的贫困,我们不仅仅要从经济上给于支持,更多的要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意识,彻底拔掉思想穷根,自觉走上致富道路。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三台科协)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