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柘城县农民赵克玉高位截瘫,一病26年;10年前,妻子马桂敏又查出乳腺癌。所幸,赶上了县里推进低保与扶贫衔接,两口子有低保,享受医疗救助金、残疾人补贴。(人民网,6月13日)
扶贫是如今中国的国民话题。历史长期的地区和个人的发展不平衡,使得扶贫有了契机。过去的扶贫成绩不容置疑,但也有“一刀切”之嫌,如今扶贫大计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精准扶贫,致力于扶贫脱贫的精准衔接对口,让困难群众彻底甩掉贫穷的命根。
困难群众之难,无非有二。其一是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其二是医疗救助难得落实。也正是这两点原因,才使得扶贫有了精准的需要,兜底的可能。应该实事求是的说,过去的低保和医保,仍然不免有猫腻的存在,才使得部分部分困难群众仍然未能得到救助扶助。所以精准发力,兜底扶贫迫在眉睫。
兜底扶贫,首先就要使得低保扶贫“对口”。所谓“对口”,就是使该得低保的一个不少,不该拿低保的一律排除。要严格审核低保的程序和关口,要仔细核实条件,要让困难群众穷有所保,应保尽保,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其次,要让医疗救助得实。所谓得实,就是医疗报销要落到实处,而非让政策束之高阁,让群众少跑路少开证明,积极资助困难群众参保,使老有所医有所养,病有医有治,争取让困难群众大病花小钱,小病不花钱。最后则是要充分保障特困人员的生活得到改善。通过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费标准,同时加快临时救助的效率,让特困群众不再为生活发难,才能换来民众的安居乐业。
扶贫是救助,精准扶贫是造血。通过对口的扶贫,才能让需要扶贫的困难群众一个不少的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扶贫不是打水漫灌,而是精准细流。脱贫攻坚战绝非朝夕就能完成,精准发力扶贫,就必须要抵制扶贫领域的浮夸风和数字扶贫,要让困难群众真正的得到脱贫。要让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甩掉穷根子,然后挺直腰板子,最后鼓起钱袋子。改革发展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共享财富的果实。精准扶贫,才有望助力兜底扶贫,让苦难群众彻底脱贫。
(作者地址: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