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文化扶贫、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发展、出版振兴、丝路展等一系列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工作迅速开展,卓有成效。今日起,本报推出“2017我们的文化获得感”系列报道,聆听身处发展一线的文化工作者讲述他们在2017年的文化获得感,展望憧憬2018年的美好文化生活。(1月15日 四川日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明上的小康。实施文化扶贫,既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也是扶贫开发攻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由于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实施文化扶贫旨在从文化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地区以扶持,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从而培养并提升他们发展经济的基础能力。可以说,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加大文化扶贫,消除贫困地区的知识贫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扶贫工作来说,要应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驻村扶贫力度,将先进理念、先进技术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给群众。通过文化支教、暑期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在贫困地区传播先进文化、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提供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开展各类扶贫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使每个贫困户均能掌握1-2门种植或养殖实用技术。如此,实现群众在增收的同时增智,实现真正拔掉穷根。
依托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致富”的深度融合。根据文化资源类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应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纳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延续历史文脉,承载文化记忆,打造一批文化特点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示范乡镇、示范村。依托当地优势旅游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重点文化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发展集文化旅游、观光、体育健身、演艺娱乐、艺术培训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加大对贫困地区土特产品的开发力度,走出了一条既让旅游文化大放异彩又让更多困难群众共奔小康的新路子。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任务十分艰巨。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铁肩担责、攻坚克难,以决战决胜的坚定信心和从严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夺取脱贫奔康的全面胜利。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