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龙彩云:精准发力 助推文化扶贫

[ 作者:龙彩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0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脱贫攻坚工作作了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决战阶段,文化扶贫更是脱贫攻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贫困县、贫困村镇等社会风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和提高。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较为缓慢。

因此,消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补齐文化短板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面脱贫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解决好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薄弱、活动经费短缺、农民的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方可实现文化脱贫,助推脱贫攻坚进程。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是基础。大力发展县、乡镇、村(居)文化的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实现文化馆、图书馆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村级文化活动室得到村民的认可和使用,构建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文化网,使农民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了解国家方针政策,以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是关键。扶贫先扶智,通过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去转变贫困人口的传统观念,帮助贫困主体树立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推动自主脱贫,经营增收致富;同时加大力度,定期请专家下乡向向广大农民传授种养殖技术,交流经验,让村民学习到最新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切实培养和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途径。要想实现真正地脱贫,就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多年发展中积累的文化特色,抓住特色,扶持培养当地的文化人才,合理开发利用,在传统文化艺术上不断注入新内涵,将各种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总言之,精准发力,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以文化扶贫助力精神脱贫的多元途径,充分去满足贫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助推文化扶贫,力争帮助贫困地区树立脱贫信心,从思想根源上拔掉“穷根”。

(作者单位:青溪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