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不能简单做成乡村“整形”

[ 作者:陈霸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15 录入:王惠敏 ]

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贵州将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养生养老等农业新业态,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新华网 1月14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但有的村干部和农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内涵和重大意义认识不全、理解不透,把改变农村“脏乱差”、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等,简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标志”,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笔者认为,乡村振兴应该是“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农村更美”三者并驾齐驱,有机结合,而不是单一的“扫扫马路,修修树枝”的“整形”工作,只有从外到内,从表到里的乡村振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振兴”,才能谱写新时代“三农”全面振兴的光辉篇章。

要想农民更富,建立“造血器官”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要略举措,譬如,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共同富裕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等等。通过不断培育乡村特色产业,组织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休闲产业、“互联网+”农村电商产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契合“一三产业”互动的各类农业项目,才能不断扩大农产品的市场,调动涉农人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广大农民切实“富起来”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让农民主动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并不断恢复和完善“造血器官”功能,使之快速稳定的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想农业更强,培育专业农业人才是重点。“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培育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农民队伍在走质量兴农,科技兴农的现代社会尤为重要,要以“不唯所有,但求所用”的新人才理念和“走出去”“请进来”“留得住”等灵活多样的引才留才办法,提供农业“研学用”平台,吸纳优质农业人才投身农业产业。

要想农村更美,必走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农村变得更美的必由之路就是走绿色发展,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育一路,只有不断推动 乡村振兴“软、硬件”同步提升,才能让农村“里外”都更美。

乡村振兴,这张宏伟而美丽的蓝图已经开始描绘,需要的是我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决心和信心, 终有一天,我们会建设成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