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五、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于12月22日、23日分别向四川省、海南省进行督察反馈。督察强调,四川、海南应根据《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和督察反馈意见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国务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12月24日 人民网)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党始终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赢环保攻坚战,竭力让环境质量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成正比,旨在不仅要让人民生活幸福,更要让人居环境美丽,最终形成绿色健康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6年年初号称环保钦差的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亮相,如火如荼的环保督察由此拉开序幕,督察组着力发现和解决人民密切关注的突出环保问题,所到之处群众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这充分凸显我国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勇气,不唯利只唯益的坚决态度是构建美丽中国贡献中国力量的基石。
中央环保督察加速推动了各地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各地突出环保问题得到切实有效整改和解决,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督察组在督察过程中发现了有些地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意识树立得不牢固,在处理发展和保护关系问题上出现偏差,还一味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求发展;有的地方如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及城市生活圈内工业生产污染等突出环保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整改,致使部分区域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低下;有的自然保护区违规开发旅游,致使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有的地方和部门生态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常常流于形式,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如何打赢环保攻坚战?如何坚定不移建设美丽中国?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生态绿色发展意识是基础。要牢牢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面对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问题上毫不动摇的选择生态环保,避免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的区域发展,积极探索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路。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树牢生态优先思路,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打破生态红线制定规划,不要不顾自然环境承载力大量引进企业开发资源,要始终站在生态建设高地寻求文明绿色健康发展模式。只有筑牢绿色生态发展意识,才能在任何时刻保持冷静客观,才能拒绝高速高耗发展经济的诱惑,才能保住我们美丽和谐家园。
解决各类突出问题是关键。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呼吁全民共同参与,提倡绿色低碳健康出行方式,落实减排承诺,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撤离搬迁水源地周围影响水质的企业和工厂,深入落实河长制度,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取缔不合规养殖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群众参与的环保治理机制,形成全社会自觉遵守、人人维护的环保新格局。
有效监督重点考核是保障。首先公众参与是解决环保问题不可替代的力量,公众监督也是政府监督的补充和延续,不仅可以强化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督,还可以弥补政府监管力量的不足。其次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的步伐,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自觉参与和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再次加强对环保责任部门考核力度,增加企业破坏环境付出成本,使其更加注重生态环保,转变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