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也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国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俨然已经成为了国之大事。而扶贫工作越往后走,也成为了越来越难以攻克的“硬骨头”。
在过去不少地方是想争戴贫困的帽子,多得政府支持,随着扶贫绩效的奖赏制度下行后,现在就挖空心思树立政绩,虚报脱贫的数字。干部们的正确政绩观还是有待提高。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笔者认为国人应该换种思维方式去探究扶贫这个事物了。中国的扶贫事业任重道远,应该摒弃“等着别人送小康”思想,杜绝“虚假脱贫”现象,把消灭贫困看成自己分内之事,要明白脱贫脱的不是个人,是整个国家的贫困帽子。拿出砸日本车、毁德国店、不买菲律宾香蕉的勇气,拿出高吼地址“歪果”或的爱国主义情怀,祖国的脱贫事业才是真正的关键。
消灭贫困既是伟大理想崇高目标,具有高层价值观,又是一项需要常年累月,极具辛劳的艰苦工作。因此,国家需要加强突出强调“实践论”和“知行统一”观。国人不仅要学思想,还得学实践。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扶贫还得扶信心,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信心足了,思想的羽翼也自然就丰满了。人有了脱贫的心,扶贫的工作的效益自会蒸蒸日上。所以,扶贫的另一要求还得地方不能有等着别人送小康的劣根性固化思维模式的存在,要激活“内因”。国家帮忙铺桥修路、修屋建房、引进项目,好的外部材料给搭建好了,而从精神上、思想上、认识上凝聚起脱贫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国之大事,自然需要每个国人的参与,脱贫事业好比一场持久的马拉松赛事,不管是走是跑,只要有着向往终点的信念,有着锐意进取、脱贫致富的斗志,切实转变等、靠、要的思想,为着全社会脱贫攻坚通力协作的进程注入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擂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