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深改组)成立1000天。关于扶贫脱贫,深改组期间专门审议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等3个文件。如何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22日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指出:“让群众来打分,看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让群众来打分”的论述作为脱贫攻坚战想事情、做工作好不好的基本尺度,是做好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检验脱贫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脱没脱贫的唯一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4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29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时指出:“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23日冒雨来到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民吕有金家,仔细阅看班彦村村民吕有金家的《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详细了解他们搬入新村后从事生产、外出务工、孩子上学等方面的打算,询问一家人对帮扶项目是否满意。习近平勉励说,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老吕讲起今后的打算,眼神里都是满意的光彩。群众满意不满意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发展潜力和方向要作全面了解和谋划,把握规律、突出重点,主动思考、勇于作为;要强化苦干实干的意识,以“咬定贫困户不放松”的定力,以“不脱贫不放手、不摘帽不离开”的魄力,更加坚定信心,更加落实责任,更加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努力啃下“硬骨”、渡过“险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把贫困户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贫困户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贫困户满意的事情做起,从贫困户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二、群众高兴不高兴是衡量脱没脱贫的唯一标尺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6日在贵州省遵义市考察时指出“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22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时强调:“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要实事求是,严格评估,用经得起检验的摘帽标准来衡量验收,注重脱贫质量和可持续性。要坚持正向激励,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实行扶持政策。”群众高兴不高兴是检验的标尺。一个真正的人民政府,其全部工作的目的,化繁就简就是一句话,让乡亲们笑。回顾这些年来的经历,推行承包制、实行责任制、取消农业税、棚户区改造、实行低保、医疗改革等,这些政策举措,千头万绪,但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要让老百姓笑!要把脱贫着力点放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要把群众的诉求当作干事创业的核心内容,要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干事创业的要义关键。以“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唯有此才能不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成为空话。各级干部必须认真检视并及时纠正自己在政绩观上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以更大的使命和担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让贫困地区的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活得更有尊严,群众的笑脸如花绽放。
三、群众答应不答应是衡量脱没脱贫的唯一认账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时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23日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考察时对大家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做到多政策、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发力。要通过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还要有巩固脱贫的后续计划、措施、保障。让当地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两年多后,十八洞村传出了喜讯:村民口袋鼓了,人心齐了,全村136户贫困户都已主动签字认账脱贫。群众答应不答应要通过确定规范的退出标准和程序,建立扶贫对象退出机制,对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发展情况和脱贫进程实行有效动态管理。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被脱贫”、“数字脱贫”。对于每年脱贫人口,要逐村逐户复核验收,严格按照村民小组推荐、民主评议、入户核实、公示公告、退出审批的程序“销号”,并且必须要由脱贫对象签字认账,并在“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中标识,避免“被脱贫”。
四、群众幸福不幸福是检验脱没脱贫的唯一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开幕式演讲表示:“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精准帮扶力度,在2020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57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老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22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23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时强调:“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群众幸福不幸福要从群众最希望做的事做起,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改起,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能“放空炮”、“开白条”,要说到做到,真正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际行动。用具体的项目;用惠民的实事;用群众看得见的实效取信于民,在“精准”上下更大功夫。业绩实不实、成效好不好,要由群众说了算。空喊口号、好大喜功不行;盲目蛮干、走马观花不行;“王婆卖瓜自夸”不行,得让群众来评价。各环节各方面都要注意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时常检查脱贫攻坚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赢得群众点赞,干得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脱贫成绩。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县委宣传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