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昆山模式,促监利发展。笔者认为学习感受一个地方成功的发展历程,就是聆听一个个经典的励志故事,昆山的发展也不例外。过去的昆山和现在的监利,都是讲述一个绝地反击、曲折逆袭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关于贫穷、关于梦想、关于担当、关于坚忍,这个故事承载着监利160万人的殷切期盼。
学习昆山,笔者认为就是要学习昆山“富规划、穷开发”的规划意识;依法服务、高效服务、特色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理念;传承、保护和弘扬昆山文化的文化战略;践行以“四千”精神为内涵实质的招商举措;“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和打造“昆山创造”的创新精神。结合监利实际,笔者谈几点个人肤浅的思考:
一、规划引领,描绘监利工业发展蓝图昆山的发展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用工业化引领城镇化,积极推行“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的理念。重点打造特色片区,差异化发展,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城乡体系。
笔者认为监利县工业发展要着力画好三张图:一是画好产城融合规划图。工业化引领城市化是我国大多数城市扩张的实施路径,但同时也造成城市化规划水平不高,产城融合程度不够的现象。建议要统筹谋划、科学定位,真正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机整合、协调发展;二是画好集约用地规划图。要充分借鉴江浙地区“腾笼换鸟、空间换地”的工业化历程,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注重招商质量,建立企业供地评估机制,鼓励企业兴建多层厂房;三是画好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图。监利县“一区四园”要按照功能分区,产业集聚的原则优化园区产业规划布局,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布局,避免积重难返,造成产业无序扩张。同时,加快推进监利县经济发展“双轮驱动”,打造镇域经济一镇一品,特色发展。
二、高效服务,打造监利帮办服务品牌昆山以“三创”精神为动力,树立“作风就是生产力,效能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践行“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宗旨。
监利近几年来,着力打造的帮办服务体系,吸取了沭阳的责任文化,以“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服务理念,全力实行零距离、保姆式服务。通过此次学习,要进一步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高效服务体系,努力做大具有监利帮办服务特色的亲商品牌。
三、弘扬文化,挖掘监利文化深厚底蕴昆山在文化打造方面,主要是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营造台商和外来客商精神家园。著名画家陈逸飞说过:昆山是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是经济之风,一面是文化之风。充分阐释了昆山的昆曲文化、“三贤”文化、名胜遗址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监利同样有着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传承开发。一是要挖掘古代名人的思想内涵,发挥名人名言的激励作用;二是红色旅游文化的系统打造;三是古“容城八景”的再现再造;四是现代文化名片的推广宣传,如“九八抗洪”精神、监利小城大爱;五是民俗饮食文化的营销包装等等。用现代的传播媒介,年轻化的表现手法,持续系统地宣传推广,努力塑造监利文化新名片。
四、强化招商,实现监利工业倍增目标通过学习聆听昆山党校老师的讲座,笔者认为监利招商要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完善健全招商工作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要实现几个注重:既重视签约更注重项目落地;既重视开工更注重投产;既重视投产更注重实效(单位产出比);既重视投资更注重环保。二是强化招商方式。进一步围绕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服务招商几种主要招商方式,细化招商方案,加大招商投入,落实招商措施。
五、创新发展,激活监利发展内生动力昆山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正在着力打造成升级版“昆山之路”,推行“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强力实施招才引智战略。其根本动力在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讲,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结合监利实际,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建议建立政府创业平台(中小企业孵化器),创新企业融资模式和渠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发展职业培训教育,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创新提供人才资源支撑。
今天的监利,面临空前的机遇期。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战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五大战略。对比发达地区,监利拥有后发优势,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古人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说的是知行合一,贵在行动,贵在持之以恒。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开放强县”战略,进一步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在监利跨越赶超、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荆州日报 2016-06-25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