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罗婷:老人持报拍照拷问政府四力

[ 作者:罗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5 录入:实习编辑 ]

《现在督办》节目短片中,硚口区宝丰街站邻园社区老人说,高龄津贴复审要带身份证,如果腿脚不方便,家人还需带老人持当天或当月报纸拍的照片去复审,让人心里特别不舒服。督办员走访附近高龄老人,他们对“证明自己还活着”这样的复审方式不可理解。(5月22日  荆楚网)

近日,网络上曝光的一则关于老人手持当天或当月的报纸拍照以此证明自己还活着的新闻,极具讽刺。尽管这不是政府的闲暇无聊之举,或许策划这出的人也有响当当的理由:证明活着才能领取高龄津贴。诚然,似乎通过这样“滑稽”的行为能证明领取人是否具备资格,但是,其中暴露出政府行政行为的偏颇,更加令人深思。

第一问:政府的服务力何在?政府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本是务实的惠民之举,既体现政府的关怀又让老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新闻爆料出的这种做法,显然说明了地方政府部门,还是没有树立“改进自己、方便群众”的观念。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明确要求党政干部要常态化深入基层,倾听民声、解民诉求。给高龄老人发放津贴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支持,但是老人更需要的是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从这点看来,政府服务理念不强,服务力不足的短板还亟待加强。

第二问:政府的执行力何在?从“老人持报拍照”事件不难看出,政府部门还尚存懒政思维,对于民生问题倾向于做“自我减法”,甚至是变通应付。无疑,让老人自己拿着报纸自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证明活着,但是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部门来说,却丢失了主动作为的担当。其实,要证明老人在不在世,完全可以利用公安户籍管理系统或者人社部门发放医保、社保的系统,进行信息比对,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把所有相关信息汇集起来一查就清楚了。办事人员是否主动思考,是否主动作为,是衡量执行力关键点。

第三问:政府的公信力何在?刚刚也提到了,拿着报纸自我拍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证明活着。但是,做个不恰当的假设,如果照片能够被PS呢?当然,只是万一,不具有普遍性。如果政府只是凭一张照片就可以作为领取津贴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笔者认为,其中尚存监管漏洞。政府行为应当是权威的象征,完善好规章制度,防范好“突发事件”,才是政府取信于民,维护自身公信力的有力措施。

第四问:政府的亲和力何在?生死是敏感话题,人人驱而避之,特别是对于老人来说,尤为突出。让年事已高还腿脚不便的老人自我证明还活着,心里绝对硌得慌。雷锋同志曾经说过,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服务型政府,更要学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从工作方法到工作态度,都要细细考究。发放高龄津贴既要严格执行政策,同时也应体现人文关怀,要讲求方式方法,做到及时准确。拿着报纸拍照片,有损老人尊严,工作方法上应改进。

用严厉的眼光去审视政府行为,不是“骨头里面挑鸡蛋”,只是殷切地希望,在为民服务方面,政府部门能够多思考、勤作为,将人民群众当作亲人,优化态度,用实际行动赢取人民群众的信服、拥护和称赞。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