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街道光明社区居民于某某,2016年7月份就去世了,但到今年6月份,其家属仍在领取高龄补贴……”近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纪委监委检查组在对全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进行核查时,掌握到“高龄老人去世后家属仍在继续领取高龄津贴”的问题线索,目前已对55个社区的40余名责任人员启动问责。(8月23日 新华网)
高龄补贴,是针对高龄老人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高龄老人基本生活问题,对保障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一个人若去世了,高龄津贴自然不能再继续领取了,这样简单的事,应该是妇孺皆知的道理,然而让人拍案称奇的是在攀枝花市东区,居然有高达401名已去世高龄老人的家属超期领取高龄补贴,这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人深思。
高龄补贴是一项惠民资金,涉及到千家万户,惠民惠农政策宣传解读和资金发放情况公开不到位,该享受的未享受、不该享受的违规享受,该发放的未发放、不该发放的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等问题是当前部分地区仍存在的乱象。围绕惠民惠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着力整治党员干部利用“一卡通”“雁过拔毛”、滞留克扣,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贪污侵占,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申报审核过程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问责追责已时不我待。
为何会出现去世老人继续高龄补贴的现象,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一些惠民资金的申报环节存在漏洞,且一些村干部怕得罪人,基层干部懒政,没有下基层核实情况,从而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二是主管部门对惠民资金使用流向监督不力,只当“甩手掌柜”,不重视信息的反馈,让一些人钻了空子;三是信息公开不够,没有对在领取各项惠民资金的情况及时向群众公示,没有利用群众雪亮的眼睛来发现问题。
针对此次问题,必须严肃问责,很抓落实,进一步箍紧制度笼子,全面从严治党绝不打折扣。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严防类似事件发生。
(作者单位: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