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处于承上启下的节点,处于工作落实的重点,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乡镇干部来源不足、队伍不稳、能力不强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执政基础,充分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需弹好“选、育、管、激”四部曲,才能让乡镇干部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从而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
唯才是举,拓宽渠道“选”。一是主要采取公开“考”、民主“推”、择优“调”等多种方式,打破行业、身份等界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乡镇选人用人新格局,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英雄”有用武之地。二是在选拔本地成长的优秀乡镇公务员的同时,注重从优秀村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和企事业编制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结构优、功能强的干部队伍。
德才兼备,注重德才“育”。一是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培育“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二是要把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培育一支把握政策有水平,服务群众有本领,落实工作有方法的高素质乡镇干部队伍。三是通过“大扶贫”把干部置于扶贫一线,多技能、多岗位、多业务培育,造就一支精一岗、会两岗、懂三岗的扶贫工作“多面手”。
织密笼子,严格制度“管”。一是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工作、考勤、任期等制度,并进行专项整治,帮助乡镇干部解决消极包袱,解决慵懒散、解决走读风等突出问题。二是建立完善自身述、上级评、群众议的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与乡镇干部的奖惩、职务调整等挂钩。三是坚持干部能上能下原则,坚决调整不称职及无实绩的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管人用人机制。
计功受赏,改善待遇“激”。一是抓住乡镇干部“上去无望”的关键问题,培养锻炼乡镇干部,使常年扎根农村基层一线,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上去有望”。二是研究制定工资待遇向乡镇倾斜的政策,改进乡镇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有序推进挂职、交流和轮岗,激发乡镇干部的活力。三是注重选人用人面向基层一线,面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现象,将那些长期在艰苦环境、复杂工作中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基层干部选拔上来,成为领导干部队伍,服务群众队伍的新血液。
(作者单位:惠水县组织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惠水县人民政府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