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尹成杰: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 作者:尹成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9-28 录入:王惠敏 ]

如何做好进入后脱贫时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的衔接问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一项新的重大的任务,是后脱贫时期进入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再出发,也是事关巩固脱贫的成果顺利地转入乡村振兴和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国家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是中央2015年11月做出的重大决策。到2020年末,全国832个贫困县要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8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就是“两不愁、三保障、一个高于、一个接近”,而且要全部进入小康社会。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到今年年末,乡村振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到2020年末,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要基本形成,各地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得以实现。从“十四五”开始,乡村振兴要加大投入,加大力度,要奔向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

从2015-2020年,这五年期间是我国“三农”工作的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都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最为突出鲜明的标志就是同步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刚刚脱贫的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在发展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应该是发展阶段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的差距上,那就是发展水平的差距、生活水平的差距、社会保障的差距、公共服务的差距、社会管理的差距、政策机制的差距。

在“十四五”时期,要解决后脱贫时期的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差距,搞好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三农”工作一项紧迫而繁重的任务。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解决好这个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文件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是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差距是多方面的,衔接的措施应该也是多元化的,要从机制和政策上做好有机衔接。

一是要从规划安排上,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统筹规划机制。搞好规划的衔接,统筹安排,是有机衔接的基础。要解决规划“两张皮”、安排不衔接等带来的规划成本高、效率低、不同步的问题,要规划设计一张图、一盘棋,搞好顶层设计;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与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建立健全解决乡村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进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的脱贫地区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推进乡村振兴。

二是从政策扶持上,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策扶持机制。不要刚一脱贫,一些扶贫政策机制就有变化,应该保持一些脱贫政策措施的稳定过渡。同时要制定继续支持扶持脱贫攻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政策措施。各地在脱贫攻坚时期,创造了一些脱贫攻坚的新业态、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要因为脱贫攻坚结束了,支持力度就减小了,或者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就中断了,而是要继续扶持支持把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统筹纳入乡村振兴之中。特别是在创造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新模式上,要建立一个在政策上有机衔接的机制。

三是要从产业的发展上,搞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五大振兴,第一个振兴就是产业振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衔接应该是产业发展的衔接,它们有着密切的结合点和互动的关系,既要产业扶贫脱贫,又要产业巩固和振兴。要及时把产业联动脱贫转为产业联动巩固脱贫成果、产业联动振兴乡村,要把一二三产业联动起来,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强化产业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提高产业的集约效应和聚集效应。要大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把这一点作为有机衔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特别是要大力支持一些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带动有机的衔接,真正发挥产业在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中持续的作用。

四是要从应对风险挑战上,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风险应对机制。无论是巩固脱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还是乡村振兴问题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各类风险和挑战在加大,风险的种类在增多,挑战的严峻程度在提高。不仅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而且还面临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面临着国际上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破坏贸易自由化行为的风险。所以,我们面临的风险与以往相比,无论在数量、种类和程度上,都在不断加大。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一些地方洪涝灾害的影响,已经脱贫的地方会不会出现返贫是个问题。怎样建立一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机制,特别是抗御风险的机制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农业和农村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疫情来了,产业链、供应链就断了,增收链就断了,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支撑能力不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那些刚刚脱贫的地方,基础还很不稳固,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补齐三个短板的任务比其他地方还要繁重。所以,应该建立乡村振兴抗风险机制。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完善保险体制,不但有一级保险,还要有二级、三级保险。既要有农业保险,还要有巨灾保险和再保险。通过保险机制体制,为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保险保障。

五是要从乡村治理上,建立健全乡村治理的衔接机制、管理机制,促进经济资源向乡村基层倾斜。落实中央出台的加强治理的文件精神,落实治理管理制度,完善机制,而且要建立自治、德治、法治三结合的治理机制,建设平安乡村、幸福乡村。

六是要从组织引导上,切实加强领导。五级书记抓脱贫,要转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不放松、力度不减弱,搞好机制体制的衔接。要建立健全解决贫困问题长效机制,妥协地推进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的平稳转型。同时,还要注重解决好边远乡村贫困户问题,注重解决好“六保”“六稳”的问题,通过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来搞好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两个战略在交汇期的平稳过渡,共同进入乡村振兴这个伟大的事业当中去。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本文系作者在2020中国三农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重农评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