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难点在丘区,痛点在丘区,建议中央省市应从财政投入、土地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加大力度向丘区倾斜。”近日,四川省乡村振兴智库首席专家、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郭晓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4月21日,四川荣县举行的“丘区乡村振兴学术峰会”上,由郭晓鸣牵头,集多名专家学者智慧结晶的学术研究成果《探索丘区乡村振兴创新路径的荣县实践》正式发布。会后,他向记者分享了他关于丘区乡村振兴的思考。
“荣县作为丘陵地区,基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产业选择空间相对狭窄等多重挑战,大胆实践,已经在乡村振兴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取得了不少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经验。当然,荣县进一步的发展也还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大力度的创新和突破。希望这份研究报告在系统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助于荣县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厘清思路,创新思维,推进乡村振兴,同时还能为全省的其他丘陵区县提供更多的参考借鉴。”郭晓鸣希望通过多方努力,将四川荣县打造成丘区乡村振兴的样本,推动荣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作为知名农业领域专家,去年开始,郭晓鸣带领着四川省社科院的团队成员“聚焦”到四川荣县——川南典型的丘陵县。“我们的研究团队多次深入到荣县,调查农户,村社干部,业主,县级相关部门领导等,进行了多层次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 郭晓鸣告诉记者,在实地的走访过程中,发现了荣县在农业领域的亮点和特点。“我们去到了双古镇,来牟镇了解茶产业情况,还实地考察大农和公司稻虾稻鱼的养殖模式,去乐德镇领略了红土地的魅力,体验了荣县土陶传统工艺。”
郭晓鸣感叹,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在自然禀赋相对有限条件下,以粮食、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循环农业的创新发展、小农户的多样化融入现代农业为三大重点,打造了荣县丘区乡村振兴独有的底色和亮点。在荣县当地政府的各项政策推动下,返乡农民工纷纷选择“归巢”家乡,成为了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生力军。“全县乡镇开办的农民夜校,也为返乡农民工搭上了‘便车’,通过系统性,长期性,规范性的培训,为农民注入了知识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劳动技能,掌握脱贫技术,为推动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判定,人才短缺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最大短版,正因如此,荣县对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探索,极具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郭晓鸣说。
“关于荣县丘区乡村振兴实践的调研总结是久久为功的事情,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实时跟踪调研完善,从荣县看全丘区,从荣县观全省,最终将这方面更深入的研究成果呈送现给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供决策参考。”作为长期躬身农业一线的郭晓鸣,饱含着对学术热情严谨的态度,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为四川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探索和贡献。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