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特色小镇:一场伟大的中国实践?

[ 作者:陈志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7 录入:吴玲香 ]

特色小镇:中国实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特色小镇研讨会本身没什么稀奇,但特色小镇发展中心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本来是同一场会、同样的4个专家演讲,在不同机构(人民网-财经频道和澎湃新闻)的新闻报道下,基调和内容却是迥异。

专家1: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余钟夫

人民网-财经频道:特色小镇建设要以创意为先导、以产业融合为精髓。特色小镇对于产业定位、城镇规划、综合环境的营造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如果建设的起点不高,创意不新颖的话,如果想象力贴着地平线的话,这样的特色小镇恐怕建成之日就是落后之时。其次要以产业融合为精髓,因为特色小镇究其本质是一种产业跟城镇新的融合形式。

澎湃:过去30年,中国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第一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第二是铺天盖地的城镇化,分别代表了,是过去我们赖以发展的两个法宝。但时至今日,这两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为例,过去从上到下的城市发展方式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城市病,不光是北京,很多省市城市,甚至一些地级市,都出现了城市病。从来说,过去我国产业发展的30多年,主要是以各类园区作为高度聚集区,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和各种工业大院,现在这些地方都出现了空间上产城分离的状况,造成了较大的城乡差距。正因为过去30多年中国赖以发展的两大法宝,从空间上和结构上都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所以需要有新的形式、新的载体去重新找到一种方式,这就是中国最根本的要求,而特色小镇恰好从产业和城市两个方面都符合了新发展阶段的新需要。

——评:人民网-财经频道和澎湃的报道可以拼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即特色小镇为什么兴起及其价值所在,以及特色小镇的产镇融合应该怎么做,人民网-财经频道报道了应该怎样,澎湃报道了为什么;两家对带有批评的话语都有报道。

专家2:北京市规划院院长施卫良

人民网-财经频道:特色小镇规划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是产城融合。因为产业才是各个城镇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支撑发展和承载城市疏解功能的条件。

第二是城景融合。也就是说镇和区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大地景观要有很好地衔接与融合。

第三是城域统筹。也就是对城镇和区域进行统筹。特别是对大城市周边的小镇进行规划时,更要注重其在整个城镇体系和城镇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思考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节点作用。

第四是人地和谐。人地和谐就是要更多的从关注人的角度考虑城镇化,特别是要关注本地人口城市化的问题。

澎湃:在当前小城镇建设过热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冷静地反思两个问题:第一,防止造城。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导致过去在产业园、大学城和新城建设中出现过多次造城。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我们应该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又不能让政府包办一切。第二,要善用资本的力量。要防止资本在短期目标上追求过大,因为小镇对资源条件的承载力是很有限的,因此要防止出现房地产化的倾向,要把资本的力量与小镇长期的收益回报捆绑起来。

——评:还是一样,人民网-财经频道报道了应该怎样而省去了相对尖锐话语,澎湃报道了为什么而还原了可能的原话;对于特色小镇可能出现的低效造城和房地产化,其实没什么避讳的,已有部分来自国家部委相关的专家做过类似呼吁。

专家3: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李忠

人民网-财经频道:特色小镇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充分论证,避免因盲目追求速度导致资源浪费或者生态环境的破坏。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有产业支撑,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禀赋,彰显历史文化特色。

澎湃:特色小镇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充分论证,避免因盲目追求速度导致资源的浪费或者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她看来,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人和产业,关键要解决人从哪里来,产业靠什么。中国城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相当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会选择到县城或小城镇就业和生活,同时,由于大城市房价和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相当一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也会选择返乡创业,特色小镇可以成为吸纳周边农业人口转移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在产业方面,特色小镇的产业要从当地的资源环境禀赋出发,传承历史文化,宜精不宜全、宜特不宜大,不追求培育多少产业集群,打造多少产业链条,而是应当在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领域做精做深做强。

——评:因为澎湃的报道说,因此特色小镇发展中心特意查了下,这位李忠主任确实是女士,综合来看,这位李主任观点相对温和,因此人民网-财经频道的报道和澎湃的报道应该都是原话。

专家4: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院长胡柏

人民网-财经频道:特色小镇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城镇化建设浪潮中的一抹亮色。特色小镇将掀开中国新一轮经济的红盖头,以其在这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必将是一场伟大的中国实践。

澎湃:发展特色小镇,最核心的是产业。发展特色小城镇应从产业抓起,依靠产业集聚人口、发展经济、提供服务。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从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为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支撑。

——评:人民网-财经频道报道里的亮色红盖头伟大的中国实践等词语,若真是胡院长原话的话,那么也不枉人民网-财经频道以特色小镇:一场伟大的中国实践做新闻稿标题了。

总评:

1、为什么人民网-财经频道基本忽略专家们的带有批评的话语?主要是为了和伟大的中国实践相匹配。

2、特色小镇会低效造城,会房地产化吗?那还用说吗,肯定会有人有造城卖房的冲动,但不是不能防止。

3、重要的事情说两遍:产业的归产业,房产的归房产是实现产镇融合的解决之道。

(作者单位:特色小镇发展中心)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商业地产研究院(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