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彭秋归: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三农维度

[ 作者:彭秋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5-14 录入:曹倩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作出了详细论述和全面部署,特别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做出了系统阐述。这五大中国特色的提出是基于自己国情而产生的,而中国国情之一就是我们自古至今都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农业大国之一。因此,从这个国情出发,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维度,是构成五大中国特色的基本根据和重要来源。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其中农村人口的现代化是重点。我国是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按照当前的城乡人口比例,城市人口九亿左右,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农村人口还有五亿左右,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即使到了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按照70%城镇化率也意味着也还有4亿多的农村人口,超过现在最大的现代化国家美国的总人口。因此,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特色中的特色、重点中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那么如何认识中国三农的现代化?现代化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各国自己的特色,中国三农的现代化有着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着中国特色,比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信息技术、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同时更有中国农村的自身特色,各地农村的现代化还有各地的特色,比如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生活方式、农民价值观念等方面。三农的现代化要与本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相结合。既要自觉地把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又要注意在具体实践当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农村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是指导我们制定三农政策的总的原则。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中农村的共同富裕是难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许多农村人口还刚刚脱贫,小康生活尚不稳定,随时都有返贫的风险。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主要体现为农村发展不充分。我国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尤其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相比,在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若没有农民富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是一句空话。

要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农民收入要长期保持比城市居民更快的增长速度,才能确保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分别从健全收益保障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方面,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对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指明了基本方向。总的来说,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加这四大收入来源是一个系统工程。重点是要保证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统一起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打造品牌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充分释放农村土地等潜在财产性价值,进一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中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要点。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要求的“两个文明”相协调是在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基础上的相协调,而不是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基础上的相协调。以此为要求和标准,农村的物质文明和农民的精神文明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精神文明的角度而言,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既虚又实的问题,虚在它关乎的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艺术审美等精神世界,实在它又是人的物质生产、交往活动、经济生活的切实产物。

当前农村地区是各种文化形态的聚集、碰撞、交融之地,传统的农耕文化、扩张的城市文化、外来的西方文化、信教地区的宗教文化等都有所体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这看似繁荣热闹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问题。一是相比城镇,农村依然是文化“低地”;二是现有乡村文化多为异质文化,建构于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农耕文化又落后于时代要求;三是农民自身游离在文化创造之外,或者说农民缺乏主体的文化自觉。建设农村的现代精神文明,解决好农村人口的文化需求,最根本的是要站在农村的而非城市的、农民的而非市民的、农业的而非工业的立场,以探索乡村文化的在地化建构。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中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是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西方国家在高速发展中出现过很多环境问题,比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熊本水俣病事件。中国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对于生态的破坏也有过一些惨痛的教训,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发,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中国农业发展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一些地方为了使农业快速增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和地下淡水资源,引发了环境破坏、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尤其是耕地重金属含量超标与土壤酸化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

农村是生态保护范围最大的区域,也是最容易污染的地方,同时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既要发展经济,让农民富;又要保护环境,让农村美,两者在现实中是存在某种冲突的。为了解决两者的冲突,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城市为农村发展提供经济补偿。另一方面,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农村的长期稳定是基点。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虽然没有走掠夺他人财富的道路,但中国的现代化也离不开财富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财富积累过程中,我们是以工统农、以城统乡,必须要认识到,是中国的农村农民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我们之所以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是因为这两大奇迹背后的基础和支撑都是农村和农民。有了农村人力和资源向城市廉价甚至无偿输出。才有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有了农村养活十几亿人口,才有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我们能走出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农村是基础,农民有重大贡献。

当然,如果农村农民的牺牲和贡献超过一定限度,也会导致社会冲突和矛盾的产生。曾经有一段时间频发爆发的“三农”问题至今仍是重要教训。如农民抗税抗粮、集体上访事件不断发生,特大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成为影响农村稳定、中国稳定的重要因素。当然,后续一系列政策出台,包括“两减免三补贴”、取消农业税等,逐渐扭转了这种紧张局面,推动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水平仍然远远滞后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社会矛盾在农村更容易集聚,社会冲突在农村更容易爆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挥三农压舱石和稳定器的战略作用,以实现中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2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