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十部委发文破解农村“垃圾围村”困局

[ 作者:华讯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6 录入:吴玲香 ]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近年来,农村垃圾治理问题,一直是政府一道难以破解的难题。

尽管从国家层面对农村垃圾治理已有了十多个年头,但在社会经济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日益提高的当下,其治理效果却显得不尽人意。

农村垃圾正在以迅猛的态势污染着农村环境,并严重影响着农村居住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

前段时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将农业生产垃圾和农村工业垃圾纳入了治理标的,为更好地有效治理农村垃圾制定了有力举措。《意见》规定,在五年内,全国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每年产生上亿吨农村垃圾

目前全国超过6成的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任何处理,少数省份垃圾得到处理的乡村甚至不到10%。这些未经处理的垃圾基本上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焚烧、随意倾倒等处理方式,极大污染了乡村环境。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王宝刚说。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如果按每人每天产生0.5公斤生活垃圾计算,则全国农村一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1亿吨,这并不包含农村地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农村工业废料。

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王旭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过去,农村垃圾完全可以靠自然消纳的能力来实现自净,现在不行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垃圾已经严重污染了农村土壤和水体,甚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意见》规定,尽快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根据作业半径、劳动强度等合理配置保洁员。鼓励通过公开竞争方式确定保洁员。明确保洁员在垃圾收集、村庄保洁、资源回收、宣传监督等方面的职责。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方式,明确村民的保洁义务。

而有专家对制度设计的整体路径并不完全看好,认为中国农村千差万别,不能一刀切推行一个模式,特别是一些县域面积大、经济欠发达的县市,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盲目推行全收全运集中处理。

在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已超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农村垃圾的涌入是对我国垃圾处理能力新的挑战,因此需要结合指导意见统筹施策,并坚决禁止城市向农村转移堆砌垃圾,造成新的污染。

推行垃圾源头减量

《意见》规定,适合在农村消纳的垃圾应分类后就地减量。果皮、枝叶、厨余等可降解有机垃圾应就近堆肥,或利用农村沼气设施与畜禽粪便以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合并处理,发展生物质能源;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应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回收,鼓励企业加大回收力度,提高利用效率;有毒有害垃圾应单独收集,送相关废物处理中心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事实上,垃圾分类,在许多城市已推广多年,仍然收效甚微。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书秦认为,农村垃圾类别简单等特点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基础,但垃圾分类在城市里都难以推进,在农村也必然会有困难。比如对垃圾类别认知的欠缺以及垃圾分类本身不接地气,往往使得居民拎着垃圾不知道往哪个桶扔。

王宝刚认为,要在农村开展垃圾源头减量,村民的环境意识需要提升。应在村民中普及垃圾分类等知识,改变垃圾随手乱扔的陋习,并且建立一些垃圾管理的长效机制。比如可以建立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发动全体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或是建立资源化处理奖励制度,政府高价回收农业废弃物、秸秆等。

经济和交通或是影响垃圾治理的主因

《意见》指出,中央财政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支持各地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省、市两级财政给予积极支持。县级人民政府要将农村垃圾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的要求整合相关专项资金。

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栾胜基认为,经济水平与交通水平,是制约垃圾治理效果的两大客观因素,这也导致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在目前中国多数农村的可操作性受到局限。

栾胜基说,在一些连路都还没有的农村,垃圾转运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只能在少数富裕、通路的地方行得通。在大片不富裕、不通路或交通不方便的地方难以实现,须要中央或地方财政大量支持才能做到。

记者走访发现,在北京怀柔、顺义等京郊区县,北京东边的河北廊坊三河市、大厂县,四川绵阳市的一些县级农村,普遍已实施保洁制度多年,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垃圾集中收集,而在北京西边的河北张家口崇礼县,河南安阳的一些农村,垃圾治理依然简单粗放。早在多年前,我们村子就用砖块垒了个小坑,算是村子集中收集,然而村民既无人往那儿倒,也无人负责转运,更无人监管。河南安阳某村村民向记者说。

记者发现,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农村垃圾处理相对成熟,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农村垃圾治理依然粗放。

农村垃圾治理是世界各国的一道难题。记者检索发现,美国收运垃圾的理念是垃圾公司深入乡村。其农村垃圾处理一般由规模不大的家庭公司承担,全国范围存在数量巨大的小型公司负责垃圾的收集运输,同时也收取一定的费用。每户将分类后的垃圾用轮式垃圾箱收集,按照规定时间送到收运路线边,由专车收集运输运到指定的集中处理点。美国的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完善的收集网络能够覆盖到每家每户,每户的生活垃圾都能得到有效收集。

日本农村垃圾的收运强调各种垃圾分类回收。分类收集减少了后续处理阶段的难度。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华讯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