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以振兴乡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文一万六千多字,大大超过了惯常的中央文件篇幅。2月11日,习大大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脱贫攻坚,脱贫的关键是三农,落脚点还是乡村振兴。从中央政策释放的信号来看,乡村振兴的时代悄然而至,由此释放的红利必将引导农业、农村、农民走向富裕。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也明确了从现在起一直到2050年,这32年国家坚定发展农业、补贴农业的方向,最少要保持32年不动摇。
从中央一号文件可看出,中央政策释放的红利如下:
红利一:“鼓励工商资本下乡”
鼓励工商资本下乡,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企业参与乡村建设。老话讲,想致富先修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我们大家想要致富就要有更好的基础设施,例如交通、配套设施、电网、水等等一系列涉及到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丰富融资贷款优惠政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补贴制度、税费减免和用地帮扶政策等等。
补贴致富关键词:土地增值、基础设施投资、第三产业发展、农村金融。
红利二:“人口逆流化,让农民分享城镇红利”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鼓励农民进城获取多元化收入,同时农民进城之后,农村的耕地和宅基地继续保留,让农民在进城的同时继续保有土地。而随着农民进城的规模化和普遍化,一方面来环节城镇发展经济的劳动力需求压力,同时在带动农民增收的也兼顾了推动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农业的发展进程。
补贴致富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规模农业、农业产供销一体化
红利三:“乡村经济实现多元化”
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农村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农村不再只有农业,在多元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带弄农民的多元化收入。农民实现本地再就业。
补贴致富关键词:返乡创业大潮、农民自主创业、农民本地再就业
红利四:“农业的生态功能实现拓展”
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在产业链条的上的延伸带来更高的产业利润,同时基于农业来拓宽更多的三产融合模式,例如旅游观光、生态环保、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等。农业从业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产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诚然,在我国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农村空心化,边缘化,凋零化,农民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农业水平较低,农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随着改革和脱贫的推进,随着资本和人才的进入,中国农村一定会迎来新的面貌和新的发展契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言之味(微信公众号)2018-02-18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