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说,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好农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3月15日人民网)
“扶贫”是一个热词,很火的。不管是在四川代表团还是在新疆代表团,“扶贫”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大问题,因为,“人民”在他心中最重。从“‘人民’一词在 2014年的新年贺词中出现了9次,在2015年的新年贺词中出现了16次,在2016年的新年贺词中出现了11次”便可见一斑。
“扶贫”不仅仅是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事,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大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义是“全面”,是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的全面,这样的脱贫攻坚才有意义。
“扶贫”很热,但是其背后的“民生热度”更热。如果没有对人民那深沉的爱,如果没有对百姓疾苦的感同身受,自然就不会有那些看似普通却饱含对人民细致入微的大情怀。
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扶贫”之热并不仅仅在于其被提及的次数高,更在于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这是关系到民生温度能否升温的考验。
上下同欲者胜。“扶贫”需要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站在扶贫的各个“起点”,众人一起划桨,站在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劲往一处使,民生幸福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白蝉镇人民政府党政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