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开发区太子镇工会主席陈洪坤午餐饮酒,市纪委暗访组要求镇纪委书记徐欣开履行监督责任,对陈洪坤午餐饮酒行为进行调查核实,但徐欣开再三推诿。暗访组问他为什么不去调查一下?他推诿说(酒)这个东西又看不见,他的脸又没红。暗访组告诉他“酒味是闻得出来的。”他竟然说“我感冒了……”4天后,徐欣开因拒不履行监督责任被免职,并被调离纪检工作岗位。(1月6日 中国新闻网)
如果说,就一句“我感冒了”就被免职了,似乎有些小题大作。但是,这“感冒”不是普通的“感冒”,因为它发生了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推诿之词的时候。人们常说“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于这位纪委书记的“感冒”来说,真的病得不轻。他的这种“感冒”,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须下猛药的“综合症”,是几种潜伏在体内的政治疾病的表现形式而已。
一是不负责任的“漂浮症”。我们都说“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级基层纪委,其职责就是对党风政风进行严密的监督管理。那么,作为纪委的一把手,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揽责在手,随时督查,做到防患于未然。而新闻中的这位镇纪委书记,心中压根儿没有这种责任意识,对辖下的违纪行为一味地视而不见。究其原因,主要是患上令人“漂浮症”。此病的症状多为责任心不强,心灵被“我是什么我怕谁”这样的扭曲观念所占领,行为上表现为得过且过,饱食终日,糊里糊涂过日子,潇潇洒洒走人生。这就需要加强责任意识的提高性学习,把漂浮的作风尽力摒弃,回归到实在的路线上来。
二是缺乏担当的“虚妄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有担当。所谓担当,就是指在工作、生活中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这一点来说,作为部门一把手,更应当把责任扛在肩上。由于新闻中“调查核实”的对象是镇工会主席,与纪委书记同属一级基层,都是“早不会晚会”的同事,似乎要真去严查起来,面子上不好过,内心里也“得罪”了人。于是,干脆就能推则推,不能推想尽办法也要推。这就是典型的“虚妄症”。这样的人往往在工作中患得患失,监督管理不实,执行纪律不严,把“三严三实”挂在墙上,一点都不能入脑入心,一个“虚”字塞满头脑,不治不行!
三是欺上瞒下的“敷衍症”。像新闻中这位镇纪委书记,身处最基层,除了纪律监督外,更承当着上传下达的重任。然而,他非但不主动出击,而在暗访组一再追问下都还“再三推诿”,平日里欺上瞒下的行为可见一斑。一个地方的政令是否畅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领导的意识。患上“敷衍症”的人,满脑子装的不是如何“实干”,而是如何“欺骗”。面对上级的要求,往往就来个癞蛤蟆作风,“打一棍,走一步”,甚至无论怎样“打”,非但不走,还要后退,想尽“千方百计”推卸责任。这种“敷衍症”一旦成为了工作的“主流”,极易形成庸懒散贪的涣散局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影响极大。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良知的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他眼里,缺乏了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人,连基本的“良知”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别的!往大的说,这位镇纪委书记的一句“我感冒了……”就连“良知”都失去了。总之,这样的“感冒”,完全不是“偶感风寒”,而是有长期积压起来的多种“病灶”。漂浮、虚妄、敷衍就是最大的“病灶”,如果没有“对症”而“下药”,当作普通“感冒”随意过去,则“病灶”依然,作风依然。因此,治疗这种综合性太强的特殊“感冒”,不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而要找到深层的“病灶”,从挖掘“病灶”开始,才能治标又治本,政治生态更和谐。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