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要“五有”

[ 作者:黄梦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8 录入:7 ]

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品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是领导干部为政之德的内在要求,在日益繁重的实际工作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当中,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要“五有”。

要有一种修养:即注重学习的修养。理想决定信念,信念体现追求。理想信念至关重要,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无数事实证明,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不消除这种危险的苗头,领导干部就会失去免疫力和战斗力,腐败现象也就会像韭菜那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纵观许多“落马”高官,都有一共同点: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务的升迁,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因此,切实加强学习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是消除贪赃枉法、保持清正廉洁的一项治本之举。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紧密联系形势和任务变化,时刻注意把学习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生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切实加强对党的经典理论、党纪条规和各项廉政规定的学习领会。通过学习领会,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明辨是非界限,坚定理想信念,在各种考验面前把得住方向、守得住阵脚,对个人名利看得透彻、想得明白,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做交易。否则,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精神世界就会陷于低级趣味的泥沼,就难以抵挡物欲权欲的诱惑和“糖衣炮弹”的攻击,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行为上就会犯错误。

要有一种风貌:即奋发进取的风貌。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要干事。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永远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时刻注意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尤其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工作、生活在这个伟大国家、伟大时代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勇挑重担、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要有忧国忧民意识,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勇于进取,不断确立发展的新目标和工作的高标准。要有抢抓机遇意识,既要看到目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要看到目前我们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挑战,始终坚持以高度自觉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主动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乘势而上、知难而进,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扎实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争做改革促进派、敢当发展开拓者、勇为时代弄潮儿。要有恪尽职守意识,始终牢记公仆身份,时刻注意把守纪律、讲规矩放在首要位置。既要乐做“勤官”,又要争当“能官”,更要敢当“清官”。坚持以廉为本,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牢守住小节,时时把好人生,力争做一个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干部、好公仆。

要有一种品质:即敢于担当的品质。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敢于担当的品质和态度,有没有敢于担当的能力和水平。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规矩严起来了,风气好起来了,守纪律、讲规矩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自觉。不过,也有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表现出不“适应”,感觉不“自在”,抑或“反感”、“厌恶”,遇到问题绕道走、碰见矛盾撂担子,不想作为、不敢作为,能闲则闲、能混则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说到底就是私心作祟、“怕”字作怪。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觉悟,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手握戒尺,心存敬畏。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秉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时刻保持平常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切实做到思想上有长进、形象上有提升。另一方面,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当中,碰到困难和麻纱不敷衍、遇到问题和矛盾不回避,勇于担责、敢于担压,着力攻坚克难、全力干事创业;面对是非观念,头脑清醒、立场坚定,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抵制、坚决反对,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激浊扬清,切实做到在工作上有创新、业绩上有突破。

要有一种能力:即拒腐防变的能力。拒腐防变,顾名思义,就是抵制腐败,防止蜕变。拒腐防变能力,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就是领导干部抵制外界各种腐蚀,防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蜕变,保持发展自身纯洁性和先进性的能力。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当中,无数事实已经表明:在目前我国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名位、利益的种种诱惑和考验,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道德上清白,工作上清正、生活上清贫,就必须着力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并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砥砺道德品行,完善优良品格,时刻注意练好“德”的基本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廉洁操守和政治本色;就必须切实增强法纪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利益和诱惑面前坚持三思而后行,认真学习并努力践行党章党规党纪,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须时刻保持心态平衡,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名利得失,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视个人名利如逝水、看党的事业重泰山,“在工作上向标准高的人看齐、在生活上向标准低的人看齐”,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名利关和享乐关,自觉脱离一切庸俗、低级趣味的东西,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清廉自守,努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要有一种自觉:即接受监督的自觉。监督是领导干部政治生活的“安全阀”,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干部拒绝监督,迟早要出问题;权力暗箱操作,往往弊案丛生。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自觉接受监督看作一种政治智慧、当作一种关心爱护、变成一种自觉行动,真心诚意听取和接受各方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刻注意彰显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品德修养和海纳百川的大度胸怀。要坚持深入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深知,人民群众是先生、党员干部是学生,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主动向群众请教、虚心向群众学习,征询意见、接受监督,闻过则喜、闻过则改。要坚持民主决策。决策是领导干部极其重要的日常工作事项,更应在扩大民主中接受监督。作为领导干部在作决策、定政策、抓落实的过程中,应主动自觉接受监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广开言路渠道、集中民意民智,有利于修正偏差,使政策和决策的执行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科学高效。要坚持执行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在思想上要正确认识监督,在感情上要真诚欢迎监督,在行动上要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真心接受上级监督,虚心接受同级监督,诚心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把自己置于监督之下,谨言慎行、遵章守纪,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作者单位:湖南桃江县桃花江灌区管理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