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基于保障、改善民生的考虑,推出很多惠民政策,有的辅以几级财政支持。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一些惠民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却被当成敛财取款机。从腐败官员到不法商人,不断上演着各种潜规则和骗术,大肆套取侵吞惠民资金,严重影响惠民政策落实。与此同时,涉民生政策性腐败还开始向一些“冷门”领域渗透,危害性同样不可低估。(12月26日,人民网)
惠民生是关系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的关键性任务,而惠民政策正是为这些目标实现的具体决策与措施。惠民政策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牵扯到我党一系列后续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
基层政府是国家执行力的神经末梢,是党和国家的形象窗口。基层政府工作者奋斗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的第一线,是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面的队伍,基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能否落实、落实到何种程度以及落实的成效如何。正因如此,政策若不能及时落实到位,甚至是一些基层干部在政策落实中钻空子,肥自己的腰包,不但将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也不能及时向上方反应出政策是否落到实处,致使政策成为一纸空文,降低组织的威信和效率,致使老百姓产生政治冷漠感,造成党群关系的疏离。
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加大对基层队伍的监管力度,有些乡镇政府,由于位置偏远,和上级机关沟通联系不够,产生了“天高皇帝远”的错觉,缺乏管束,任由贪腐之势愈演愈烈,这种势头一定要及时遏止;第二要制定完善好针对贪腐问题的惩罚措施,加大惩治力度,及早发现尽快解决问题,大力开展整风肃纪工作;第三要积极联系各方力量,不能光靠政府自身队伍去解决问题,要请他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建设工作中来,及时发现问题,暴露问题,反馈问题,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热情,拉近干群关系。
正所谓“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斩断党员干部贪腐的念头。干部群体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让惠民政策真正惠民,如此作为,大道可期也。
作者单位:绵阳市影响力广告策划公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