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强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以来,全国各地各显神通,创造了许多脱贫典型,给全国的脱贫工作注入了活力,但是,在对渝东南与鄂西交界的6个山区乡镇进行调研时,农民反映了他们的五个想法。
总的来说,山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顺利,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基地建设,都有了大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级领导把干部包扶的重点放在给建卡贫困户贴明白卡、与建卡贫困户一起填帮扶手册、用脱贫指标算收入账、要求包扶干部与村组干部一起在村活动室值班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二是少数领导把脱贫攻坚的基础设施项目当成自家后花园,只有自己熟悉或者相好的业主才能够拿到建设项目,浪费了许多国家资金;三是部分部门验收项目没有标准,全凭肉眼看、脚板量,强度、宽度、长度、厚度马大哈,出现了部门投资一笔钱、乡镇收了一点税、群众只有走一条断板路的现象,好事没有办好,浪费了群众一片热切支持脱贫攻坚的感情。
所以,他们希望政府在五个方面发力,确保按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让山区农民分享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大病医疗存期化,改变现在只是门诊可以留存延用,而大病只管当年的弊病;二是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并在村公共服务中心建立指纹服务点,方便年纪大、行动不便的人前往摁指纹,以获得养老金;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规范化、验收标准化,购买第三方验收,以堵住资金流失的缺口;四是干部服务到田头,杜绝去农民墙上贴一贴、在手册上填一填、去农户家算一算、在村活动室坐一坐,而应该尽力帮助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项目,给建卡贫困户带来股权股金、旅游电商等收益,并把与合作社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成为合作社员或拥有企业股权,合作社或者龙头企业按时给指定账户打款作为脱贫攻坚验收内容的重中之重;五是建立符合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接触山区群众的后顾之忧。
这样,脱贫验收就有了硬标准:农民有医疗卡、养老卡、股权卡;基建项目有专业机构按照流程验收;完善的社保制度。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沙子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