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政务”这一全新公共服务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对政府权力的过程和轨迹进行闭环管理,不仅可以让老百姓少跑腿、多办事,还促进了将权力关进透明的笼子,实现了公共服务可记录、可跟踪、可评议(中国政府网 12月7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深化,深刻的改变着人们原来的生活模式,政府部门也不例外,“互联网+政务”更是在这场改革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先前的“互联网+反腐”,到后来全面铺开的“互联网+裁判书”……可见无论是政府的各项工作、各个领域,无不与互联网发生着紧密的关系。
“互联网+政务”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来自中山大学的一份“互联网+政务”报告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已有69个城市共计推出政务App316个,可获得下载量信息的261个政务App,总下载量为2476.9万次。足见各级政府拥抱“互联网+政务”的意愿强烈,其在横向上强调服务平台和渠道的连接和融合,从而将政务服务更加主动便捷地提供给公众;在纵向上强调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服务的改进升级,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建立健全机制,畅通政务连接渠道。随着“互联网+政务”的不断发展,新机制的不断建立,让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连接”不断变强,新的政务应用得以应运而生,促进了政府提升服务水平。
“互联网+政务”正在变得更加开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商参与其中,并逐步建立起新的商业模式。一旦商业模式建立起来,除了来自政府的数据,还会有更多数据资源汇入平台,这样“互联网+政务”服务就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公众也就能使用到更丰富的服务。从而有助于政府降低成本,改善政务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改变原有的办公模式,从而更加注重政务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双重提升,也必将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与便利,这是时代的趋势,更是政府改革的大潮,也将进一步密切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