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普及推广,为传统行业带来无限机遇。贫困地区应抢抓这一时代先机,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扶贫方式,推动“互联网+”与扶贫开发跨界融合,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为扶贫插上“飞翔的翅膀”,将互联网思维转化为加快发展、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不竭动力,不断开辟扶贫新路子、提高扶贫精准度、开创扶贫新局面,确保让“精准扶贫”成为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风口”。
推动“互联网+扶贫”发展,是促进扶贫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将有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如何让扶贫资金真正发到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手中,减少和避免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和挥霍浪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加快建立扶贫信息平台,对扶贫工作进行全程留痕,使扶贫工作“可记录、可检查、可追溯”,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在扶贫工作中,扶贫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工作内容等都要记录在案,便于上级领导随时检查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一旦在扶贫工作中出现问题,可追查责任人,实现精确问责。
在做互联网加法的过程中,我们必将收获乘法效应的惊喜。但必须认识到,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也会遇到各种难以预计的困难,如政府资金整合管理机制不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系统浩繁、社会扶贫对接渠道狭窄等。精准扶贫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更大的胆略和气势,深入实施,大胆开拓,才能书写“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绵阳安州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