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打错一次农药,一年汗水白流

[ 作者:朱乃洲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03 录入:实习编辑 ]

这几天,村里70多岁的王大伯真是忧心忡忡,吃饭不香睡不着觉,连走路都低着头无精打采。王大伯为何这样焦心忧虑呢?

王大伯家有四五亩地,每年都用来长稻子。每年到了初秋的九月,就进入稻子抽穗灌浆的时期。在稻子生长的过程中,抽穗灌浆是稻子生长最关键的时期。抽穗灌浆得好坏关系到稻谷成熟是否饱满,直接影响到稻子的产量。同时,这个时期又是稻子病虫害的高发期,有些病虫喜欢吸食稻子的浆液。所以,防治稻子的病虫害更是非常重要。那天,王大伯要给稻子打防治病虫害的药水,他看到家里放在一起的几瓶农药,好像记得哪一瓶是防治病虫的农药,也没有认真仔细地看看,就随手把它拿起来去稻田里打药水了。

哪知,打完农药的第二天,稻田的局部地方就出现了稻子枯黄的迹象。王大伯开始还以为药水的浓度配大了打得重了,过几天就会好转。可是,又过了两天后,几亩地的稻子全面出现明显的枯黄,原来还向上生长抽穗的稻子几乎停止了生长。王大伯这才紧张起来,把打过农药的药水瓶拿来仔细看看,一看真是天旋地转头脑发昏了,他给稻子打的防虫药竟是除草剂。这种除草剂是稻子刚播种时用来消灭田间杂草的,可眼下稻子已经抽穗灌浆到了成熟期,根本就不能打除草剂。

王大伯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真是欲哭无泪。因为,稻子受到除草剂的伤害后可能绝收,没有什么产量了。也就是说,王大伯因打错农药不仅损失了全年的经济收入,就连吃饭的口粮都要花钱去买了。这对于普通农家来说怎能不伤心呢?

其实,像王大伯这样因为打错农药造成粮食减产甚至失收的事在农村几乎年年发生。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种田人文化水平地不识多少字看不懂药水瓶上的说明书,常常错误地把这种功效的农药当成另一种功效的农药使用,或者把几种农药错误地搭配使用;有的是种田人年纪大了年老眼花看不清农药瓶上的文字说明,为图省事方便也不向别人请教,只凭头脑印象打农药;也有的是农药经销商为了赚钱销售假农药,种田人使用的本就是不合格的农药,更会造成粮食减产等。所以,对于农村一些文化水平不高和上了年纪的种田人常常是需要技术指导的。当地政府和村委会也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特别是在农作物需要使用农药的时期,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应该通过广播电视进行大力宣传正确使用各种农药的知识,提醒种田人使用农药的注意事项。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识字不多和上了年纪的种田人,政府和村委会应派农业技术员或村组干部直接上门指导使用农药。对于销售假冒伪劣的农药经销商政府相关部门更要对其严厉打击。

只有让广大农民安全地种地放心地种地,农民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阜余镇六份居委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