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美丽乡村建设托起农民幸福梦

[ 作者:呼和浩特日报评论员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18 录入:吴玲香 ]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孕育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近年来,首府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等举措,让乡村美了,农民富了,广大农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民托起了幸福梦。

建设美丽乡村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久久为功抓好落实,努力提高工作实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要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要同步发展贫困村产业,增强农村“自我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到2017年所有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摘帽。

建设美丽乡村要与生态移民、产业发展相结合。针对生态环境恶劣、居住人口较少、距离集镇较远的村,实施生态移民,通过项目间的整合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做到建一个成一个,逐村销号、逐年销号,最终实现全覆盖。要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苜蓿草种植、蔬菜保护地建设、奶牛肉羊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加工销售等产业基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后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美丽乡村要与人居环境综合管理相结合。一方面要着力改善民生、改造基础设施,让农村环境好起来、农村面貌靓起来;另一方面要以文化人,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各旗县区、开发区要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拉运、县处理”的模式,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机制。采取乡镇管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政府购买服务、村民自我管理等四种模式,实现基本的物业管理和长久的环境整治,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美丽乡村才能体现发展之美,才能释放文明之美。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这样才能让美丽乡村更有品位、更具活力,载得动乡愁,托得起梦想,让居住于其中的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呼和浩特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