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党建扶贫”引来美丽“蝶变”

[ 作者:一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07 录入:16 ]

眼下,正是葡萄收获的季节。在河北省新河县申家庄村千亩连片葡萄园里,一串串亮晶晶、红盈盈的葡萄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修剪准备装箱的葡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丰收的喜悦。(9月5日  新华社)

精准扶贫,如何确保一个人也不落下?面对新常态新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河北省新河县申家庄村紧紧把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按照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努力让每一个农村党组织都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开路先锋,努力走出‘脱贫攻坚党旗红’的党建扶贫新路子”。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瞅党员,党员看支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何精准发力,就得党委引导,支部搭台,党员示范带动。主动走进基层农村,扎进田间地角,真情帮扶、精准解困:在与贫困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与互动中问民情,摸民意,体民难,解民忧;在与贫困群众心贴心的真切关爱中,将脱贫的好政策、好措施传递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群策群力,携手同心制定出相应的“差异化”扶贫规划,并把这些切实可行的规划与一家一户的具体困难对接起来,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解决好贫困村“五难”问题和增加贫困户收入等为重点,因地因人因时施以援手,对症施治,确保帮扶规划和措施落地见效,精准扶贫不走过场。

“党建扶贫”的源泉和动力就是基层的寻常百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的最终目的不仅要帮助贫困群众从资金上“脱贫”,更要从思想上、技能上、可持续发展上真正“脱贫”。而“输血”式扶贫与 “造血”式扶贫相结合,扶贫与扶志、扶技相统一,以及近期扶贫与中长远扶贫的有机兼顾,精准扶贫方能充满无尽的活力,在贫困村扶出新希望、新成效,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基层党建,孕育着生机,萌发着活力。在基层农村,支部还是那个支部,他做的还是那些事情,但随着扶贫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很显然,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就是渗透穷根,精准滴灌,助贫困村尽快脱贫摘帽的一剂一劳永逸的良方。围绕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随着“党建扶贫”路径的全面激活,支部定会不负组织重托,不负贫困村贫困群众的殷切期盼!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