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县县委书记下乡检查工作,一个村干部汇报说,村里育了2亩树苗。县委书记表扬他们做得好。那个村干部一听来了劲,又喜形于色地说:“我们在山上育了20亩,比这还要好!”县委书记说:“走,上山去看看。”谁知翻山越岭,走得气喘吁吁,村干部总是指着前面高山,说还在前头,县委书记不说累,一直走……后来,村干部看下不了台,才坦白:“只是有这个打算,还没落实。”(7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常态下,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工作中敷衍了事、混天过日,这是不敢担当、不严不实的直接表现。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那个村干部为了寻求领导满意、追求政绩,在没有做出成绩的情况下,夸大政绩、虚假宣传,把美其名曰的“打算”当成政绩向领导汇报,这实际是违背“三严三实”要求、 “为官不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为了有效防止类似情况发生,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从以下三方反面入手。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要通过党课教育、座谈交流、重点引导、结对帮助等形式加大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力度,使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不断增强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二是建立科学的督查考核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更好的干事创业。要建立定期督查、现场抽查、满意度测评等督查制度,并把真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和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避免“浑水摸鱼”、“数字造假”,防止不干事的“投机取巧”型干部得到便宜,真正不让默默无闻的“踏实做事”干部吃亏。三是建立惩戒机制,有力防止“为官不为”现象发生。对数字造价、浮夸虚报等虚报成绩、骗取政绩,以达到引起大众眼球、实现加官进爵的行为,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严肃处理,以达到匡正风气,防止为官不为目标。
作者地址:四川省自贡市黄镇铺社区幸福路81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