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走街串巷应该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作者:王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06 录入:16 ]

越站在高处看上海,可能越漂亮。俯下身子去看,走街串巷去看,才能看到不那么美的细节,发现隐患,找到解决办法!“想干事的人总会有许多办法,不想干事的人总能找到很多理由。”6月29日召开的上海市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季度现场会,以一段关于普陀区红旗村环境整治的新闻视频开场,视频中,一位基层干部这样感慨。“话很直白,但很有哲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称赞道。(人民网,2016年7月5日)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少数党员干部习惯性的俯瞰,看到的是一片繁荣昌盛,很少走近了看,用显微镜看,拿在聚光灯下看,我们就会被一片美好的东西蒙蔽眼睛,难以发现美好的东西下面隐藏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经验主义来判断,以走过场来评判,不具体的开展调查和走访,也不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得出的结论就离题万里。

俯下身子,走向基层,多去走街串巷,多去走走看看,用群众路线的办法去发现问题。很多问题,要看要听要想,才能得出与实际相符的结论。坐在办公室,得到的是办公室的大小的天地,走出去,得到的是整片天空和云朵。不要怕走出去,接受风雨和阳光,要敢于走出去,勇于走出去,走出去自己的抗风雨的能力才有所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才有提高。

走出去,接近群众,多想办法,少讲客观,老一辈的革命家,凭着调查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要接过老一辈的光荣传统,推陈出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走街串巷,寻找工作中死角,把小问题当大问题来抓,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当必须马上办的事来做,我们的工作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工作就会赢得群众的爱戴。

一个政党,一个民族,远离群众,失去群众的支持,国家就不会长治久安。走街窜巷是落实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不是个人和集体的行为艺术,要把焦点聚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切实做好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我们的政党才会欣欣向荣,不断向前发展。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