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务实清官才能脱“贫困帽”

[ 作者:苹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5 录入:7 ]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西部某县采访时就发现一个案例。当地政府急于出成果、树典型,在数字上动心思,大做表面文章,把一个普通养殖大户包装成“扶贫大户”,结果不但扶贫没啥效果,反而弄得该养殖户负债累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央已经定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各地也签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然而,一些有害倾向和浮躁心态也未消失,亟待引起重视。(新华网)

精准扶贫,就是为发展小康社会,脱掉贫困的帽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形成精准扶贫思想时就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切忌喊口号。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实面临很多困难,任务十分艰巨,扶贫必须精准识别工作的对象,真正弄清楚扶持谁,让谁脱贫,既要把现有的贫困家庭确定出来,又要把已经脱贫的家庭退出去,把返贫的家庭纳为帮扶对象。

笔者认为,精准扶贫是国家目前最重要的一项决策之一,中国地大物广,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造成人均收入低下,各种原因导致贫困人数增多。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少数官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铺好自己的官路,对真正需要扶贫的对象虚报瞒报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数字,以彰显在扶贫工作中的成绩,这样的直接后果将是让国家政策不能及时惠及到百姓,从而严重影响国家稳定政策。

古人说:“言不信者,行不果。”“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乃 “真”也,“真”乃实也。毋庸置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弄虚作假”决不是什么“思想解放”,而是对我党思想路线的亵渎。作为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坚持一以贯之的落实管,才能树立正确的的政绩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