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重拳成为微信公众号乱象克星

[ 作者:郭梅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6 录入:7 ]

近期,山东省加大微信公众号治理力度,依法关闭“临沂头条”“济宁小强”等10个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加大有害信息打击力度,出台措施规范微信公众账号管理,净化网络空间。(5月31日  齐鲁网)

网络,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在快餐式新闻的时代,我们需要这些平台提供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浏览尽可能多的信息。但也就是包罗万象的信息,让我们的眼球应接不暇,对于信息的真假也难以鉴别。那些标题党也就应运而生,为了在众多讯息中脱引而出,获取更多的点击量,一些雷人的、耸人听闻的假信息就出来了,故意放大和歪曲新闻中的点,造成民众的恐慌,危害公共安全。在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增多的今天,各种谣言也日益多起来,甚至有的还取上一个代表地方的微信名,如新闻中提到的“济宁小强”“ 临沂头条”等,违规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假冒党政机关或媒体名义发布虚假信息、传播涉黄涉暴信息、频繁使用恶俗标题博取眼球……以此来迷惑大众,散步不实言论,对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

规范微信公众号管理,净化网络空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这也不是新出现的问题,是伴随微信公众号的普及而随之产生的,但在如何采取措施进行规范上,很少看到政府介入的影子。山东省,站出来了,出重拳政治微信乱象,营造一个干净的微信空间环境,让大众能够放心去浏览信息,不至于接收到虚假信息。

备案登记是依法治理微信公众号的基础,有助于网信部门发挥职能优势,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对属地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更新指导,更好发挥公众服务平台作用。微信公众账号的备案登记是一项长期工作,应该常态化开展。在对微信公众号采取备案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微信公众账号长效管理机制,对微信公众账号内容强化监督管理,对违规违法行为继续加大整治打击力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微信公众号规范上,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款,政府监督介入,加大规范力度,确保微信公众号真正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便利。重拳出击之下,微信空间乱想是能够得到有效治理的,关键还在于管理者的态度要强硬。同时微信公众账号要加强自律意识,强化内部管理,严守“七条底线”,始终遵循“九个不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依法依规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于微信公众号治理,重拳之下必有怕着,严惩之下必有怯者,发挥好政府监管监督职能,为净化网络空间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地址:四川绵阳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