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孜博:巩固精准要精规范扶贫要实

[ 作者: 孜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30 录入:16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工作至关重要。中央已经定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各地也签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目前,脱贫攻坚正在有序推进,形势良好。然而,一些有害倾向和浮躁心态也未消失,亟待引起重视。(半月谈网 2016年05月27日)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按照政府规定,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属于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有14个片区,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范围很广、责任重大。

要实现2020年贫困户摘帽奔小康,各地政府就必须要有新方法、新要求、新突破,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效果性和长期性的措施。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安规律办事。严格按“三严三实”来履职。

半月谈记者最近在西部某县采访时就发现一个案例。当地政府急于出成果、树典型,在数字上动心思,大做表面文章,把一个普通养殖大户包装成“扶贫大户”,结果不但扶贫没啥效果,反而弄得该养殖户负债累累。此事件违犯事实真实性、帮扶有效性,从而给社会造成不好的现象,俗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肉豆腐”,想急如风火把事情完成,那可能就要出差错。如今的领导干部,想一口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从此事件当中表明两点观点,一是作出政绩为晋升打基础,二是让上级领导对自身有个好的印象。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害的是群众,害的是社会、害的是国家。精准要精准到位,不要扶贫越扶越贫。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