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打工族”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走南闯北寻找“钱途”,却把未成年的需要呵护的孩子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处,成了留守儿童。这是造成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的直接原因。然而我们的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判别的能力也不足,需要家人、社会对其正确的引导,也需要亲人感情上的交流,更需要我们政府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可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关乎家庭幸福,关乎健康中国建设,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第一:家庭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认识到亲情对孩子的重要性,加强感情上的交流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其次改变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再者时常与老师交流,多多了解孩子的情况。第二:社会大力宣传,为其建立社会教育监护网络。动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介入,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建立“儿童留守之家”、“留守儿童校外辅导之站”、“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第三: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开通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不觉得孤单,从而弥补其因亲情缺失而受到的伤害。同时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孩子的安全知识与青春期教育,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第四: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弥补留守儿童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缺失。改革户籍制度,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落实强制报告、医疗救治、评估帮扶等责任,完善健康关爱措施,增强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共同的努力,相互的协作,只有这样,我们的留守儿童问题才能得以解决,社会的未来也才能更加和谐、昌盛。
作者单位:绵阳梓潼县卧龙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