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古村烧煤气:本不该有的争议

[ 作者:翟春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1 录入:吴玲香 ]

磐安县横路村是浙江一处颇为著名的古村落,村内的乌石古民居乌石街可与兰溪诸葛八卦村相媲美。不少游客为之流连忘返,认为横路村是一个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为进一步保护古村落及周边的自然生态,横路村近日推出一个新举措:倡导村民不烧木柴烧煤气,并向村民发放免费液化气票。这个新举措在村民中间无异议通过,没想到却在网上引起了争议:看不到灶台和炊烟,这还是我们记忆中的农村吗?

这是一个本不该有的争议。

保护古村落不是拍电影、拍电视剧。古装剧里出现电线杆、出现塑料布,那叫穿帮,但古村落不是一个历史的片段,它有过去、有今天还有未来。古村落也不是一片空屋子,一片空屋子那叫鬼城才是一个村落的核心;古村落的特质是而不是原始”“落后,如果我们承认人类的文明是递进的,那古村落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必然是递进的。

人类文明的递进,是一个不断扬弃、不断更新的过程。即以烧火为例,人工取火是人类最为伟大的发明,人类从此抛弃了生吃时代,并从动物中彻底分离出来。人类还将用于耕种,也就是刀耕火种”——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用石斧挖坑下种。至今在北方的农村还时常见到刀耕火种的遗存,以至于北方各省市每到收获播种的季节,都要不厌其烦地重申:禁止焚烧秸秆。

横路村倡导村民不烧木柴烧煤气,不单单为了空气的清洁,更为了对于周边森林生态的保护。砍柴固然很有古意,但砍柴必然伤及树木。相对于烧煤气,烧柴这种传统的炊事方式对于老房子潜在的安全威胁也不容小觑。

横路村倡导烧煤气引起的争议,让人想到乌镇当年不许居民装空调引起的争议。当时一些人认为,居民装空调、装热水器与整个乌镇的古色古香格格不入,从而将保护文化遗产推向现代文明的对立面。必须说乌镇的管理者是有智慧的,没有走向为保护而保护、为开发而开发的极端,最后提出了一个古镇现代社区的构想:小桥流水人家依然如故,而液化气、直饮机、中央空调、电信宽带等等,只要在外观上不影响古镇风貌,都鼓励进入居民家庭。乌镇保护的总设计师陈向宏后来有过这么一段话:你不能说,我一年偶尔来两次,让他们在几十年一样都保持着生活,最好还是刷马桶的,河里淘米的,不用空调,摇扇子的,然后你拍照你觉得你把中国最原生态的生活摄入了。我觉得你不人道,你为什么自己拥有现代化的生活,却要求人家替你镜头里面当主人公?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杭州日报2016-04-08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