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日本乡村改造如何留住乡愁?

[ 作者:比德Academy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12 录入:12 ]

当代乡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思绪,

我们游走在他乡,

却随身携带着故乡。

故乡,是精神的家园,是我们安放心灵的地方。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激剧浪潮中,

关心乡愁,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关心我们的当下和未来,

关心我们精神的原点和依归。

我们四处漂泊,寻找消逝的乡村传统,

寻找童年的记忆,

寻找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寻找人对自然敬畏之心。我们满怀惆怅,

寻找远去的社戏、渔火和亲情,

寻找民族根深蒂固的魂魄,

寻找精神的原乡。

最近关于乡愁的话题非常的火,很多设计师、文青、地方政府都已蠢蠢欲动了,其实我们也特别的担心今天这种场面,害怕那种大跃进式的参与、改造。做乡村改造不仅仅是规划、建筑、景观的改造,更多的是要从策划开始就我们的原住民,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面去思考。今天分享的是日本两成功的案例,在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参考学习,思量。合掌村日本最美乡村日本岐阜县素有“森林与溪流之国”美称。合掌村就坐落在岐阜县白川乡的山麓里。“合掌造”房屋建造于约300年前的江户至昭和时期。为了抵御大自然的严冬和豪雪,村民创造出的适合大家族居住的建筑形式。屋顶为防积雪而建构成60度的急斜面,形状有如双手合掌,因此得名。

合掌村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沿袭并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乡土文化保护措施,如今这里被称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

直到现在,村里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合作方式,谁家翻修房子,大家会一起帮忙,这种百人站在屋顶上劳作的场面壮观而温馨。1995年12月,在德国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合掌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评定委员会这样评价:这里是合掌造房屋及其背后的严酷自然环境与传统的生活文化,以及至今仍然支撑着村民们的互助组织“结”的完美结合。

在上世纪50年代,德国建筑学者就说,白川合掌屋是最合理、最理性、最天人合一的建筑。现在,村里的“合掌造”有113栋,其中109栋被指名保护。由于德国建筑学家布鲁诺《日本美的再发现》推荐了合掌村,旅行者们慕名而来,合掌村渐渐发展起观光旅游业,民宿、餐厅与艺品店多了起来。

白川乡的成功与当地农民为保护家乡的地域文化、保护山村的生态环境所做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合掌村保护与开发措施1保护原生态建筑白川乡合掌村自然村落中的茅草屋建筑,全部由当地山木建造且不用一颗铁钉,能保留至今确实很不容易。1965年曾发大火烧毁了一半以上的茅草屋建筑,村里有三四人主动带领大家重建家园,开始了一场保护家园建筑茅草屋的运动。由此,继承和发扬了合掌村的一个历史传统:每家都有囤积茅草的习惯,凡是一家房屋需要更换新茅草屋顶,家家户户携带自家囤积的茅草来相助并参与更换屋顶的工事,一家更换新屋顶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全部完工。大家把合掌建筑称之为“结”的力量。

2制定景观保护与开发规则为妥善保护自然环境与开发景观资源,合掌村村民自发成立了“白川乡合掌村集落自然保护协会”,指定了白川乡的《住民宪法》,规定了合掌村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

协会制定了 《景观保护基准》,针对旅游景观开发中的改造建 筑、新增建筑、新增广告牌、铺路、新增设施等都做了具体规定。如:用泥土、砂砾、自然石铺装,禁用 硬质砖类铺装地面。管道、大箱体、空调设备等必须隐蔽或放置街道的后背。户外广告物以不破坏整体景观为原则。水田、农田、旧道路、水路是山村的自然形态必须原状保护,不能随便改动。

3

建立合掌民家园博物馆当一些村民移居城市后,在协会的策划下,针对空屋进行了“合掌民家园”的景观规划设计,院落的布局,室内的展示等都力图遵循历史原状,使之成为展现当地古老农业生产和生活用具的民俗博物馆。

自然与合掌建筑结合而成的"合掌民家园”博物馆是数栋合掌建筑和周边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美丽小村庄。每合掌屋前后都种上了不同花草植物,装饰得非常美丽。合掌建筑与曰本园林相结合,十分和谐,构成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

整体村庄是精心打造的大花园,瀑 布,水车、小溪、汀步、竹林、景石、花坛、座椅等 穿插在其中。“合掌屋建造博物馆”内展示了合掌村茅草屋建筑的结构、材料、以及建构方法的模型。"合掌民家园”内的自然美丽景观得到世界各国游客 的高度评价。

4

旅游景观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白川乡的居民都有这样的共识:旅游开发不能影响农业的发展。如何发展当地农业并与旅游观光事业紧密结合,是村民们面对的一大课题。为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白川乡积极主动地制定了有关农业发展方向和政策的5年计划。白川乡农用地面积有1950亩,其中水田1650亩,农家有229户。主要农副业生产项目,包括水稻、养麦、蔬菜、水果、花卉、养蚕、养牛、养猪、养鸡、加工业等。这些生产项目在旅游区中也是观赏点。

旅游观光与农业生产相联系,可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白川乡把当地农副产品以及加工的健康食品与旅游直接挂钩,使游客在观赏同时品尝当地新鲜农产品,或能带有机农产品回家。这种因地制宜,就地消化农产品的销售方法,减少了运输及人力成本,经济实惠,受益的不仅是各地客人,还有当地全体农民。

5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为增加旅游的项目,白川乡合掌村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内容,他们充分挖掘以祈求神来保护村庄、道路安全为题材的传统节日——“浊酒节”。

在巨大的酒盅前展开隆重仪式,从祝词到乐器演奏、假面歌舞、化妆游行等内容以及服装道具系统设计。节日时合掌建筑门前张灯结彩,村民都来参与和庆贺节日,节日的趣味性也成为吸引游客观赏的重要内容。

除大型节日庆典外,村民们还组织富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民歌歌谣表演。把传统手工插秧,边唱秧歌边劳作的方式作为一种观光项目,游客都可主动参与,体验劳动的快乐。

6配套建设商业街商业街的规划建设包括饮食店、小卖部、旅游纪念品店、土特产店等, 都是与本地结合的具有乡土特色的商店。每个店都有自身的主要卖点, 合理分布方便游客。“白川乡合掌村落自然环境保护协会” 的建筑规则在商业街中体现出了整体美的风格, 店面装饰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 体现了一种温馨的朴实美, 其工艺性、手工趣味性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眼光。

旅游商店的设计布局、门面装饰都是提升景观功能的关键要素, 旅游商品的开发, 也是旅游观光业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

白川村善于结合现代人追求的时尚, 以植物花草为装饰元素, 装饰家园、把村庄装扮得花团锦簇, 观赏的人们总是在美丽的田野间、村庄旁、商店前拍照留影, 令游客流连忘返。合掌村落的生态之美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

7民宿与旅游的结合由于旅客越来越多,留宿过夜、享受农家生活的客人也随之增多。1973年前后,白川乡开始了民宿的营业项目。为迎合游客的居住习惯,对合掌屋室内做了改装,建筑外形不变,内装基本都是现代化家庭设施,配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还有漱洗间设备、厨房煤气灶等。

在全新的现代家庭环境中,依然保留了一些可观赏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民具和农村过去的乡土玩具,旅客在住宿中能感受到农村生活环境的朴实与温馨。在这里,城市的人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久违的宁静和安逸。在民宿的外环境布局上,大家都习惯用不同植物花卉或农作物装饰美化自家屋前屋后的环境,民宿为当地旅游业增加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8与企业联合建立自然环境保护基地白川乡与日本著名企业丰田汽车制造公司联合在白川乡的僻静山间里建造了一所体验大自然的学校,2005年4月正式开学,成为以自然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研究基地。来观赏合掌村世界遗产的人们同时可以来到这所学校里住宿、听课、实习、体验。一年四季都有较丰富的观赏和体验内容。在这里体验到城市中没有的快乐,习得保护地球自然环境的知识。

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在白川乡建造的大自然学校,为白川乡旅游事业增添了一项知识性的教育内容,让人们用生态环保的眼光检点现代人的生活,用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等各种环保措施来维护人类的自然环境,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美丽自然。

越后妻有用艺术重换新生的“雪国”

越后妻有位于日本新潟县,包括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内的760 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是日本少有的大雪地带,冬季豪雪高达4米。川端康成描写下的《雪国》描述的就是这里,小说开头写着“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了”,描述的就是初进入此地的感受。在这里农业和土地紧紧相连,孕育出代表着日本传统的与自然融合的的里山文化;大约4000 年前的绳文时期此地已有人居住,至今仍保留着的国宝“火焰型土器”。

2015年7月26日,三年一度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Echigo-Tsumari Art Field)在日本越后妻有拉开序幕,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户外型国际艺术节”已经举办了第六届,今年的主题是“艺术是人类与自然、文明融合的产物”。

说到“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了,那就是策展人北川富朗。北川富朗

国际知名策展大师“这是一个与金钱无关的世界,要是这个环境这么恶劣的地方也能成为一个乌托邦的话,哪怕只有一瞬间,我都想把它一直这样做下去。”

“这是一个梦想。”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川端康成在小说《雪国》中开场描绘的便是越后妻有地区。

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豪雪地带,冬季通常积雪会有两三米厚。

这里曾是人口密集的繁华之地,后来因现代化发展逐渐衰弱,受困于低出生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年青一代纷纷离开乡村,跑去城市寻梦,这片区域日渐凋零。

1996 年冬,北川富朗来到这里,它苏醒了...

用艺术拯救乡村,是一场冒险。

起初,村民们与当地官员并不支持。

有什么方式能比城镇化更受老百姓的欢迎呢?

北川富朗顶着重重压力,请来了第一批艺术家。

成功不期而至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成为了系列展

379件艺术作品被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1松之山温泉日本三大药汤之一的松の山温泉

初到,热汤温润,涤我身心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雪国》从来没有忘记过的这开篇一句,不浓不淡,语调娓娓,引人遐思。如今,真的穿过了县界之长长隧道,在晚霞烧红天际的时刻来到越后妻有,并非忘忧的世外桃源,一样有着难以解决的老龄化难题,只是,清寂空间,尘世净土,如书如册如梦。选了松の山温泉歇脚,药汤洗去的,远不止舟车劳顿,更是自俗世带来的凡尘。晚餐是大自然的孕育繁衍之物,与是雪国冷冽之水浇灌出的最美味稻米,配上以此米为原料的精酿清酒。明明不是故乡,怎就起了归乡之情。

2松代农舞台

森林与耕地间穿梭的奇幻旅程,融在乡间的艺术作品

森繁林茂间,梯田错落翻涌,一众大牌艺术家进入空屋,表面的故意装缀,实则的师法自然。阳光金澄下,奇幻氛围中,却是淳朴笑脸相迎。“农舞台”的鼓励之心;草间婆婆的“花开妻有”开出的艳丽颓靡;Ilya & Emilia Kabakov的“人生的拱桥”,“梦之家”的热情义工们…生命诞生时的极光玄幻、盛放时的夏花绚烂、弥留之际的飘零无奈、只求在消逝后残留些许温暖给这样那样的难以割舍之留恋,在满眼绿意的乡野田间,更刺眼、更刻骨、更铭心。

3移不开眼的十日町

思念,眷恋,放空,反思…—— 整个大地艺术祭的中心

十日町是整个大地艺术祭的中心所在,原广司所设计的“越后妻有里山现代美术馆”,被当地人冠上昵称Kinare,艺术节之“扉”。蔡国强新作——“蓬莱山”,无法实现的乌托邦难免潸然,太过美好的大心愿,值得人人为之祈祷。对比馆内肃穆,馆外则是新秀锋芒出鞘的初犊勇气与热血。比方,浅井裕介的“苎麻森林”,白色森林中伸头探脑的“森林精灵”们,却时当地人与小学生们所作,甚至,称呼从“浅井桑”成了“裕酱”,亲昵亲切。不知觉间,身体力行了艺术祭理念:共同创作、以作品来连接地域与都市。

散落在各处的展馆,大珠小珠,玉盘中各展光华。百年茅葺老屋重获新生的“土产神之家”;改自自闭症小学的“土拨鼠之家”…实不胜举。

备受期待的午餐特别安排在土产生之家或是绘本美术馆的Hachi Café,享受一顿简单但美味的乡土料理,厨师们其实都是热心的当地老奶奶,绝对Local!

4津南

层林尽染的山林与作品相融共生

再构筑,行武治美,2006

从第一届开展时设立过作品,身为展区元老,更侧重于亚洲艺术家,旨在Asian Art大圈之渐行渐深。被津南的四季旖旎围绕,荣幸。几米的细腻,温暖了鱼板屋仓库;内海昭子“为无数失去的窗户”的空灵,打开了心之窗;更有,泷泽洁“连接-津南装置”、原伦太郎“仲夏夜之梦”、推广演出为目的的“上乡剧院”,这些新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义工参与的痕迹,以我绮思,以众之力,致敬自然。午餐选在森林学校Kyororo,感受“隐深山故,得闻鸟虫鸣”的惬意;午后漫步“美人林”,赏山毛榉之时而壮丽时而妖娆;小小凉棚下,刚刚折下的当季新鲜,被声声淳朴叫卖中,超便宜令人感动,田园牧歌的小小市井。

5暮归

蛙鸣星夜相伴

踏夜色,回到温泉酒店,温泉贴烫,薄酒一杯,乡野气息,家作料理,越后妻有的最后一个晚上,蛙鸣声声四起,星斗颗颗欲坠,虽在夏夜相遇,入冬时,银袍加身的风华心中刻下,期待下一次,再一次,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归乡。

- 如果,在“光之馆”的浴池中洗一次澡,浸在水里身体,化身萤火。

- 如果,找一个晚上在“梦之家”入睡,一定会做一场梦,写入记忆深处。

梦之屋,Marina Abramovic,2000

- 如果天时地利人和,在“土产神之家”喝茶及品尝艺术家木村宗慎的“一日一菓”。

- 如果角度刚好,在农舞台的楼梯上拍一张完整的“梯田及文字”照片。

- 如果在mood,去松代“云海”温泉,泡汤煮酒,看落日彤红,看云海飘摇,一份“日本海”盐味soft cream,甜心蜜意。

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给原生态农村景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农村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曰趋严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农村,丢弃了原有的对家乡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审美观,他们盲目模仿城市,对老村落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城市化改造。现代材料的胡乱堆积、建筑色彩的任意涂刷拼凑,使乡村固有的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在我们眼前悄然离去。新农村建设亟待我们去发挥农村特色,回归原本自然美丽的田园风光刻不容缓。白川乡开发保护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保护传统老村落、维护生态资源、保持农村原有的生产安全格局、传承地域文化和自然相和谐才是农村可持续发展之道。

合掌村素材来自网络,越后妻有素材来自公众号24HOURS,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比德Academy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