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多在本土人才上下功夫

[ 作者:顾方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20 录入:吴玲香 ]

由于城市、农村在人才发展空间、方向,福利待遇,交通人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人才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人才促进发展,发展吸引人才,循环往复,农村地区越发贫穷落后,城市越发繁华兴盛。现阶段,农村地区面临的人才缺乏、人才引进难、人才流失大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严重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指示既道出了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解决农村人才缺乏问题指明了方向。用本土人才下好乡村振兴这盘棋,就要充分认识本土人才的优势,主动挖掘、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

生于斯长于斯,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土生土长,常年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土专家”,本土人才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加之熟悉乡情民意,在当地又有一定威望,他们的成功经验在推广过程中就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更容易被当地老百姓接受。

如何让本土人才“活”起来,笔者认为,要在挖掘、培养本土人才上下功夫。一是更新人才观念,破除唯学历论,本土人才实力为先。二是注重本土人才的发现、整理、分类工作,分门别类建立人才库。三是对本土人才实行常态化培训,在更新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市场经济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本土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的“存活率”。四是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为本土人才干事创业、带头争先营造良好环境,在创业贷款、项目审批等方面敢于为本土人才开“绿灯”。五是实行待遇激励,借鉴事业单位专业人才的考评定级方式,让本土人才这类“土专家”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是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一方面要抓住他们故乡情结重,“功成名就”后想要返乡创业的愿望强烈。以我县为例,在鼓励人才返乡创业上探索出“党建+乡贤”模式,以党建为魂,充分发挥地缘、亲缘、情缘优势,把优秀乡贤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乡村干部,通过内培乡贤参与基层治理,引导在外能人、乡贤返乡支持家乡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服务功能,做好返乡能人经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统筹工作,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服务工作,为外出能人返乡创业解决后顾之忧。

本土人才队伍,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是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壮大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不妨从本土人才着手,挖掘、培养本土人才,引导能人返乡干事创业,让本土人才发展成为乡村振兴中拥有持续造血功能的“干细胞”。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河溪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