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落实惠农富农政策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作者:演演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13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振兴工程,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这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符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落实惠农富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为乡村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因地制宜,根据地方实际培育发展支柱主导产业。地方经济想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要有适应地方实际的产业做支撑,如果没有产业或者只是简单照搬照抄其它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地方经济的发展问题就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可以说没有地方特色产业论发展只能是一纸空谈。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俯下身子,亲临现场,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原有经济和市场的实际情况,既要做到对当地经济现状和问题心中有数,也要做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要根据地方发展实际打造产业“品牌”,培育和发展少而精的特色经济,以实现产业振兴的目标。

注重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专业性人才保障支撑。“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同样,乡村要发展,人才也是重中之重。地方政府在落实惠农富农政策时不能忘了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振兴,乡村的发展也需要花大力气聚集和发挥各类人才的智慧。对此,地方政府必须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既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育、培养力度,掌握多门行业技术,使之成为“行家里手”或“多面手”,也要想办法让一些懂技术、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懂经营的高端人才进入,还要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想办法把人才留下来,合理使用,充分提供展示的舞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文化传承,引导发掘提炼地方特色乡土文化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地方政府一定不能忽视乡村文化特色,在文化振兴方面,着力激活本地乡土文化资源。一是重点加强思想道德资源的挖掘,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二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传承乡村文脉。三是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加强非物质遗产项目保护。最终使得乡土文化气息更加浓厚,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地方特色乡土文化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乡村振兴,不能做表面文章,要真用心、真用功、真投入,切实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精细,要认真落实惠农富农政策,带动地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让老百姓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共享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成果。

(作者单位:绵阳七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