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如何在扶贫路上精准发力、再下功夫?

[ 作者:冯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28 录入:吴玲香 ]

近日,四川省出台了《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从产业就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精神扶贫等12个方面提出34条政策措施,将如何充分发挥凉山州自然资源优势作为聚焦重点,精准支持凉山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前大事,基层帮扶帮什么、怎么帮,依然是困扰基层的重点难点,帮扶干部仍旧在为制定帮扶计划,为所帮扶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绞尽脑汁。《意见》的出台是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的典型体现,也为做好精准施策提供了模板,利用当地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把老百姓切切实实纳入到产业帮扶当中去,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才是长期有效解决脱贫困难的有力保障。那么,扶贫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如何在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上再下功夫?

一是要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未脱贫家庭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帮扶干部心里着急这是必然的,但是越是着急越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制定的帮扶措施一定要对症下药,要符合市场经济需要,千万不能盲目实施一些无市场需求的产业,不然就是帮倒忙,不但不能增收,还要受损失。这既损伤了贫困户的利益,更损伤了帮扶干部的形象。

二是要带动引领,发挥组织优势。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日益提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能带动、带动好、好带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对脱贫攻坚攻坚克难甚有益处。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帮助贫困户实现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发挥好战斗力和凝聚力,坚持自身素质培养和贫困户精神教育,引导大家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勇于担当。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更要选贤任能,注重从熟悉农业、科技致富、产业发展的机关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出能够担当脱贫攻坚重任的优秀人才进入镇村两级班子,引领群众致富增收。

三是要狠抓落实,发挥力量优势。坚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切实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要进一步强化干部责任意识,让党员干部认识到脱贫攻坚不只是社会、政府的整体责任,而应该是每个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任务。将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各方扶贫力量进行整合,强化基层攻坚合力,凝心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