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要有“颜”有“涵”

[ 作者:彦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16 录入:吴玲香 ]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范各庄村北靠雁栖湖,东眺怀柔科学城,是一个环境优美、古香古色的小村。不曾想几年前,该村还是一个人口严重倒挂的违建村,一直都是镇里社会治安和社会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这两年,通过实施燕城古街系列工程建设,拆除违建、硬化街道、建公共卫生间等,路面干净了、街道畅通了。通过一系列改造,这个村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集游览、购物、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燕城古街”,成为北京市首家“村中步行街”。(5月16日 农民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以“三农”发展为导向,确保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具备战略定力,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劈波斩浪,久久为功。美丽乡村建设从哪入手?可以归纳为“编规划、治环境、强服务、重治理、建机制”五个方面既努力提升乡村“颜值”,又注重保留文化“内涵”,既培养绿色“潜力股”,又增强群众“获得感”。一座座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人气旺、民风淳的美丽乡村正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着力建设中,配套的政策,优化的资源配置,高效的建设模式,使得乡村振兴不仅仅实现“颜值”在线,更加赋予了其新时代美丽乡村更加美好的深度“内涵”。

要实现美丽乡村的有“颜”有“涵”,编制村庄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是先决条件,有了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实施方案,那么改变旧有的乡村环境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根据乡村特色环境突出“清脏、治乱、增绿”六个字,抓好“厕所革命”,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从“山要青、田要绿、林要密、河要畅、水要蓄、地要湿、湖要连”等各个角度,实现以绿治脏、以绿净村、以水提气,让村在林中、水在村中、人在生态和谐之中,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当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完善农村路、灯、电、燃气、通讯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乡村有“颜”有“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乡村振兴更有内涵更少不了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促进乡风文明。注重党建引领,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文明化,让农村变得“村美人更美”。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管护、有经费、有督查”的长效机制,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细化管理;采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稳定高效的管护队伍,确保农村环境整治不反弹、治理见长效;落实建设资金,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

乡村振兴的“颜”和“涵”是乡村振兴的两项核心和重点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是科学合理的乡村发展导向,二者缺一不可,单一发展都不可能适应新形势下乡村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伟大构想,只有坚持两者并立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既有“颜”更有“涵”。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