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年后再说”凸显干部作风病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07 录入:吴玲香 ]

几天前,小周来到西部某市的一所创业服务中心咨询创业贷款政策,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现在申请贴息贷款,年前肯定办不下来!”一名工作人员有些不耐烦,“年后再来吧!”(2月4日 人民日报)

还有十天左右就要过年了,这段时间针对群众对某项工作进展的询问,部分党员干部回答最多的就是“这事年后再说”。意即先放一放,过完年再办或者再议。于是,一些群众终于能在过年这个时间请假办事,却因为“年后再来吧”的借口而白跑一趟,实在有些人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对于群众而言,一年忙下来,传统佳节来临之际,其他事先放一放、搁一搁,先准备些年货、忙个回家买车票、家里收拾收拾张个灯结个彩什么的,等等,实在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对于政府机关党员干部而言,为群众服好务是本职工作,把“年后再说”挂在嘴上,就与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不相符了。究其原因,还是源于党员干部缺乏责任意识,对岗位重要性认识不够,说到底,“年后再说”凸显干部作风病。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些,实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和谋福祉就在于从党员干部的具体工作、具体事务上点滴干起来,而来不得“过了年再说”、“年后再议”甚至“下半年再搞”之类的设定时段,何况距离春节放假还有几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在时间的赛跑中把握机遇。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决摒弃这种“年后再说”的懒政思想和行为,对能马上办的事要立即办,绝不拖延,要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马上就办”的责任心、“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