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杜绝形式脱贫关键强化干部作风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6 录入:吴玲香 ]

为解决扶贫领域依然突出的形式主义问题,国务院扶贫办24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制止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大量耗费基层干部精力的行为,维护脱贫攻坚工作正常秩序。(7月24日 新华网)

脱贫攻坚是实打实的民心德政工程,是全面小康能否实现的关键要素,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的试金石。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扶贫工作成了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脱贫考核“一票否决”的强压下,没人愿意拿自己的“乌纱帽”开玩笑。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考核分数,立足于短期效益,虚假脱贫,而犯上了“脱贫急躁症”。“数字脱贫”、“填表脱贫”等问题导致贫困人口漏评率错评率高,让精准扶贫政策跑偏走样,对此必须坚决纠正。

近日,为解决扶贫领域依然突出的形式主义问题,国务院扶贫办近日紧急下发通知,叫停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维护脱贫攻坚工作正常秩序。脱贫攻坚,来不得半点投机,注不得半点水分,通知针对问题,及时回应,及时指明方向,值得点赞!

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说,为政最重要的是付出实际行动,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反之,浮夸文饰百姓就不得安宁。脱贫攻坚,就是要少些口号、少些空谈,多谋实事、多干实事,坚决杜绝项目安排不切实际、驻村帮扶心不在焉、走马观花夸大业绩等形式主义,切实做到脱贫攻坚“实打实”。

所以,笔者认为,杜绝形式脱贫,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是关键。各地应对标中央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对扶贫工作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和“透视”,强化干部政治站位、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责任担当,提升能力素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监管严密,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深入解决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新桥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